1、评价体系原理及主要目标 该评价体系列举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并对因素影响程度进行判断,构建打分体系。用于把握行情运行趋势,趋势级别,运行周期等,并作出评判。根据评判结果制定投资策略。 2、作用机制: 3、品种评价模型设计流程:确定研究对象——影响因素分解——权重设置并打分——综合评价。其中影响因素分解和权重设置是重点和难点。
4、评价模型使用说明 (1)图表1中的权重(一)和得分(一)分别是对评价要素小项对上一级评价要素的影响程度的判断和经过打分与权重系数相乘得到的分数;权重(二)是对评价要素大项对趋势影响程度大小的判断,得分(二)是单个大项之下所有要素得分之和与权重(二)相乘得到的分数。这样权重和打分的两套体系相互嵌套,有利于表格内容做局部及时的调整而不必影响其他因素,适合做趋势判断的实时跟踪。 (2)各个影响因素均分为A、B、C、D、E五个级别,依次由“多”向“空”递进,分别对应分值20、10、0、-10、-20。这样做主要是为了避免打分的主观性,做到有据可依,但鉴于情况的复杂性,后面添加了“备注”一项,便于对形势的准确把握,分值也可在基准分值之间酌情加减。 (3)技术分析中的MACD、KD和均线系统按行情发展周期的长短,可调整以上指标的分析周期。分析周期的可调便于对趋势不同级别的把握,协调套期保值和投机的交叉应用,提高交易策略效果。 (4)分值在7以上为多头市,分值在-7—7左右为震荡市,分值在-7以下的为空头市。 5、应用举例 本套表格以大连商品交易所上市的塑料品种为例,建立评价体系,表中打分选取时间节点为2014年8月7日。其他化工品种依据各自不同影响因素进行评价体系的构建。分别进行打分。判断品种的运行趋势,趋势级别,运行周期,选择合适的组合策略,策略可根据品种运行趋势的方向选择对冲策略,也可以根据运行周期,选择趋势策略或短线策略,也可根据品种之间价差关系变化,选择品种套利或者跨期套利策略等等。之后再根据风险敞口测算情况,市场资金容量等指标进行资金配比,并对策略拟合效果进行跟踪反馈,对策略进行实时监测以及修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