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油价在上周等待到了久违的反弹,布伦特涨幅接近30%,市场多头兴奋不已,因为持续1月有余的原油价格战似乎迎来了转机。在供增需减的逆向而行之后,全球原油储备库容接近极限,有机构预测全球原油储备设施或在两个月左右被填满,在陆地库容渐满的情况下,大量原油被囤在海上浮仓,现在约有7500万桶原油储存在油轮上,短期仍将上升。看到了严重扭曲的市场境况,三大产油国美、沙、俄终于有强烈的意愿坐到桌前来谈减产稳市场的议案。
一、 市场倒逼合作诚意 由于目前油市环境已经严重冲击到了美国页岩油生产商,低油价的局面如果不进行合作干预,或许市场会看到更多的页岩油生产企业被油价压垮而破产。因此美国率先积出来调停沙、俄争端,俄罗斯总统普京之后表示准备好与美国在油市上采取行动,并在欧佩克+框架下与合作伙伴达成协议,俄罗斯原油生产商也表态准备消减原油产量以阻止油价下跌。沙特也表示希望更多的产油国加入到减产行列并召开紧急会议来稳定油市。
二、 诚意可秀,细节难落 正是在这样的共识下,产油国紧急会议原定于下周一召开,而最新消息显示欧佩克+紧急会议被延期到4月9日召开,估计主要由于美国方面还不确定是否加入进来。而无疑此次沙特、俄罗斯能够暂时放弃前嫌肯坐下来谈的前提就是美国要参与进来。市场预期这次如果能达成协议,减产的量大至会商定在1000万桶/天规模,具体分摊的量,有行业人士估计沙特或减产300万桶/天,其他海湾国家和俄罗斯分别减产150万桶/天,美国、加拿大、巴西减产200万桶/天,其他产油国承担剩余量,当然这只是市场的一个猜测版本,具体的减产份额仍要在会议上确定。虽然国际能源署(IEA)表示,欧佩克+减产1000万桶/天仍不足以稳定石油市场,市场过剩超过2000万桶/天。不过我们认为主动减产仍能在某种程度上缓解油市压力。 三、 美国的不确定性 如果美国不参与减产,这次带有应急性质的欧佩克+减产协议估计仍难落地。首先,美国政府并不能动用行政命令要求石油公司来参与减产,尽管一些页岩油生产商有意愿主动削减产量并请求监管机构插手考虑减产。其次,未必是所有的美国页岩油生产商都愿意主动减产。大公司可能更愿意抓住这样的机遇来提高行业集中度,从而掌握更多的资源。再者,事实上美国到目前为止也没有明确表示是否愿意加入到谈判中来。最新消息显示,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美国经济必须重启,不希望等待数月。不在乎欧佩克,他们正在摧毁自己。如果必须对原油进口征收关税,那我将不惜一切代价这么做。因此,美国希望谈判的意愿现在仍不清楚,亦或是在增加谈判的筹码,逼迫沙特和俄罗斯出让更多的利益。总之,美国的缺失无法达成协议。 四、 市场出清 贝克休斯最新数据显示,美国石油钻井总数跌至562口,较前周大幅下降62口,为2017年3月以来最低,也是2015年4月以来最大单周降幅。钻机数的大幅下滑意味着上游投资开采意愿的不足以及未来产量的下降,也是应对低油价的被动选择。石油公司近期纷纷宣布降支减产。美国雪佛龙近期宣布,消减30%的开支,并将二叠纪页岩油产区产量下降20%;英国石油(BP)计划把资本支出预算削减25%。大石油公司都在做出这样的抉择,中小油企的压力可想而知则会更大。有消息报道,如果美国墨西哥湾的 原油生产停下来将使美国石油产量从原来的1300万桶/天减少200万桶/天。如果美国以这种方式来减产是不是被沙特和俄罗斯认可,不得而知。正如IHS Markit预计的,因疫情以及储油设施的影响,二季度全球将有多达1000万桶/天的石油产量被削减,这也意味着油市正在进行自我出清修复,不过进程肯定是缓慢而痛苦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