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全球金融市场重挫,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以外迅速扩散蔓延令市场担忧,今日郑棉开盘后随即跌停,尽管之后有所回升,但午后再次跌停,究其原因主要有:1、海外疫情快速扩散引发了市场对全球经济的担忧,影响棉花需求;2、海外金融市场大幅波动,市场恐慌情绪上升;3、近段时间原油暴跌导致化工原料下跌可能使得化学纤维的替代优势提升。 首先,海外金融市场大幅波动,原油与股市接连重挫,市场恐慌情绪上升。近一段时间,在新型冠状肺炎疫情的影响下,全球金融市场普遍承压,而从周五开始股市与原油市场的重挫无疑是加剧了市场的担忧,而周一原油的巨幅下跌则进一步引发了市场的恐慌情绪,国内大宗商品普遍大幅下跌,而棉花由于其近期自身基本面偏弱,遂在情绪放大的影响下呈现出跌停走势。 再者,全球疫情风险等级提升引发市场对全球经济的担忧。近段时间,国内疫情不断向好,生产生活逐步趋于正常,对棉纺行业来说,下游纺织行业复工复产继续推进,产业链运转协同性有所改善,但是近期不断扩散发展的海外疫情引发了市场对全球经济的担忧,从而影响棉花需求。我们国内棉花的终端需求主要可分为内需与外贸两块,其中2019年我国限额以上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零售额为13516.60亿元,而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额为2715.67亿美元,所以出口比重相对较大。由于春节期间的国内疫情已经大概影响了近一个月左右的棉花需求量,而现下外海疫情的升级无疑进一步加大了疫情对棉花需求的影响,像目前疫情比较严重的日本、韩国、意大利、美国等国家都是国内纺织品服装出口的主要国家,其中去年对欧盟出口大致占比17%左右、对美国出口大致占比17%、对日本大致占比7%左右,对韩国大致占比3%左右,所以全球的疫情升级,疫情防控措施实施或者是全球经济承压都会对我们纺织品服装出口造成影响,也会对全球的棉花需求造成影响。 最后,原油暴跌导致化工原料下跌使得化学纤维的替代优势提升。目前国内的三大纺织原料为棉花纤维、涤纶短纤以及粘胶短线,其中2019年国内棉花消费量在800万吨以上,而涤纶短纤与黏胶短纤的表观需求量大约分别为500多万吨与350万吨左右。近几年,粘胶短纤也就是人造纤维由于相对较好的产品特性与市场前景其产能增长是明显,但由于下游配套产能的同步提升以及消费偏好等原因,黏胶对棉花消费的替代相对较小,反而是对涤纶短纤的占比有所影响,因此整体来看,棉花消费占比相对稳定,涤纶短纤有所缩小,黏胶比例有所提升,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环保等原因近两年黏胶的扩张也受到了相对的限制。而在价格方面,棉涤价差与棉粘价差从去年9月开始走扩,目前都处在相对较高水平,而化工原料的大幅下跌可能进一步扩张价差以提升涤短的价格优势。因此,就价格来看,化纤原料的替代优势增强,但是就时尚潮流、消费偏好等来看,预计对棉花需求替代相对有限。 因此,受全球疫情影响,短期棉花需求不足仍将继续压制棉价,棉价可能维持低位震荡走势,但是随着新花开始播种,低价对植棉面积的影响以及天气病虫害等对单产的影响可能重新调整棉花供需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