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172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PTA] 后产能过剩时代,PTA波动区间收窄

[复制链接]

新浪微博达人勋

0

广播

5

听众

0

好友

Rank: 6Rank: 6

积分
1127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1 15:14: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研究成果
研究成果分类: 权威媒体公开发表的文章
本帖最后由 华英雄 于 2016-10-19 12:06 编辑

发表于和讯(http://news.hexun.com/2016-01-02/181550497.html内容摘要

  PTA进入产能淘汰期,后期新增产能有限

  供需格局上半年好于下半年

  供需平衡仍需阶段性检修支撑

  大周期产业链扩张由下至上

  PX或没有想象的那么宽松

  产业链去库存自下而上进行时

  聚酯-PTA利润博弈仍将进行

  PTA成本因素凸显,整体波动区间收窄

  核心观点

  宏观方面,供给端,中央提出2016年经济发展五大任务,其中将去产能放为首位,足见政府重视程度,实际效果目前依然存在不确定性,但需要提防其对商品市场短期效应的提振,未来还需要关注其具体实施进程。需求端短期依然较难有大的改善,明年预计化工品新增需求可能放缓,投机性需求减弱或下滑,但刚需可能依旧在。成本端,作为能源化工的源头-原油的波动扰动着整个产业链的脉搏,目前原油基本面仍未见明显改善,但可喜的是其过剩程度明年可能缓解,我们预计明年原油重心将较目前提升,但是整体仍将保持低位波动。这三方面的因素可能相辅相成,若供给侧改革成效明显,必将带动市场气氛,投机性需求可能迅速回升。同时需求端的提升可增加原油端需求,从而提升化工整体成本。

  微观方面,已上市的几个化工品中,PTA最先进入产能整合时期,其产业链扩张由下至上,去产能、去库存亦由下游开始。目前终端去库存已进行了较长时间,而PTA可能刚进入去库存时代,一旦宏观需求好转,相对来说下游将最先受益,这样可适当关注做多下游公司股票。后产能过剩时代PTA加工费进入窄幅波动区间,行情波动率下降,但对冲配置中可将其作为多头配置,由于寡头市场,寡头加工费有所保障且较之前有所好转,可关注相关公司个股。供需方面:由于新产能投放以及老产能复产因素,PTA上半年基本面要优于下半年,可适当关注5-9合约的正套。成本方面:原油低位波动,PX2016年新产能投放并不是很快+PTA新老装置入市,同时调油消耗部分芳烃,PX似乎没有想象的那么宽松,需要关注PTA、PX各新老装置投放进程以及检修情况。去年年报中提出的多PTA空聚烯烃在今年得到了较好的表现,今年亦继续推荐,但目前风险在于聚烯烃贴水较多,且短期出现大幅下跌后存在修复基差的可能。

  一、

  后产能过剩时代PTA供需格局分析

  1.PTA进入产能淘汰期,后期新增产能有限

  众所周知,2008年金融危机后,国家为刺激国内经济,进行了大规模的刺激性投资,传统化工行业当属其列,同时下游聚酯产能的不断投放亦不断放大国内PTA产能缺口,因此PTA产业投资动能较足,2011-2015年来PTA产能投放增速分别为31%、57%、5%、32%、8%。其中投放高峰在2011、2012年和2014年,分别增加476、1140、1041万吨。而聚酯产能投放速度在2012年达到高峰后开始下滑,导致的结果就是PTA由部分依靠进口逐步走向过剩,当然进口量在不断的萎缩,目前进口绝对量极低。

  产能的快速扩张压缩行业利润,倒逼产能出清的进行,相对于聚烯烃行业,PTA最先进入产能过剩期,也最先进入产能整合期。截止12月20日,PTA国内产能4693万吨,其中目前已经退出市场的产能有1340万吨,占比28.51%,偶尔开车的产能有160万吨,占比3.4%。两者合计产能1500万吨,占比31.91%。这样来看,剔除无效产能,目前PTA满负荷开工率约在70%左右,有效产能约3360万吨。

  2016年,预计PTA将由两套共计320万吨的装置投产,江阴汉邦石化的220万吨装置以及四川晟达100万吨装置,均是2015年延迟开启的装置。四川晟达预计在明年二季度或以后,具体进程根据配套PX以及市场情况。汉邦石化预计在明年4-5月份开启。其余装置开启均存不确定性,将视市场情况而定,明年需求端预计仍不会有大好转,其他装置开启的概率较低。


  2.供需格局上半年好于下半年

  先不考虑2016年新增产能,按照目前PTA(4693万吨)与聚酯(4658万吨)产能测算,我们假定PTA最高开工能达到85%左右(2015年最高开工85%,且仅在4-5月份维持了较短时间),这时需要PTA开工72.5%左右,将当前的有效产能开满基本能满足需求,维持一个紧平衡的状态。但是要知道,我们这个测算是基于聚酯最大开工的前提,实际上聚酯长时间是不能达到最大开工的,这样PTA就处于一个略微过剩的一个状态。

  接下来我们再把新增产能与老装置复产情况考虑进去,假设PTA新装置320万吨在年底前全部投产,其总产能增加到5013万吨。翔鹭装置重启方面,预计6月中下旬将重启一条150万吨的线,10月份再重启一条150万吨的线。聚酯方面,从目前的情况预计明年将由375万吨装置投产,但从目前了解的情况看泗阳海欣可能只开一半即25万吨的装置,华润30万吨可能开不起来了,汉邦(澄高)也可能只开一半即50万吨的产能,这样明年计划投产产能在270万吨左右。且整体来看,计划投产的这些装置何时开启均存在不确定,会视市场情况(库存+利润)而定,而目前聚酯库存处于年内较高的水平,且亏损已经持续较长时间(从2015年9月份开始),上半年聚酯新产能开启的概率较低。下半年可能有一些投放,但能否全部投放依然存疑。这里大概估计年底前聚酯投放产能约200万吨左右。这样来看,供给方面:由于PTA新产能投放在上半年末以及老装置重启在下半年,上半年总体供应能力或将维持目前现状,而下半年供应能力将增加。需求方面:上半年聚酯新增产能大规模投放概率较低,基本集中在下半年。下半年若PTA与聚酯新产能均全部投放,200万吨的聚酯新产能需要172万吨的PTA即可满足,而下半年PTA市场有320万吨的新产能以及300万吨的老产能将陆续回归市场,供需弱平衡状态将被打破。

  总体看上半年供需格局要好于下半年。

3.供需平衡仍需阶段性检修支撑


  从上部分的分析中我们看出2016年供需格局上半年要好于下半年,那么我们就静态的大胆的预测下未来一年PTA供需的具体情况。如下表:

  从表中亦能够印证本文上述观点,但本次预测是静态的,未能考虑PTA运行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检修因素,这也是本文所欠缺的,作者亦正抓紧修炼,争取某一天将众多不确定性因素纳入其中。但这至少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静态的参考维度和边际,在此维度下依据确定性变量进行修正。

  进入下半年,如若没有阶段性检修的存在,PTA将快速累积库存,供需格局的强弱需要密切关注新产能/老产能投放的进程以及老装置检修的力度之间的平衡。

  说明:本平衡表的编制是静态的,随后会根据最新信息进行修正。PTA产量预估说明:根据目前得知的PTA未来一年检修情况预测。聚酯产量预估说明:由于聚酯装置众多,详细统计具有一定的难度,同时未来一年检修计划不确定性又大,综合起来会放大其估计误差。固我们采用较为宏观的维度来进行预测,由于聚酯工厂开停工程度较为容易,且参考库存/利润等因素,淡旺季较为明显,再考虑季节性的同时亦考虑年度增长率等其他因素。

  二、产业链利润再平衡

  1.大周期产业链扩张由下至上

  PTA产业链产能增长经历了一个自下而上的过程,先是聚酯产能2011、2012年的大规模扩张,后是PTA2012、2014年的扩张,最后是PX2012、2015年的扩张(见图1)。聚酯产能增速最先开始下降,随后是PTA,目前聚酯、PTA均进入了产能整合期,而亚洲PX仍处于逐步扩张的过程(2016-2018年仍有PX装置逐步投放市场)。产业各环节去利润亦跟随产能扩张的步伐由下至上。

2.PX或没有想象的那么宽松


  2016年国内基本没有计划投放的产能,而腾龙芳烃由于要进行资产重组,再加上设备焊接检查、改造等工序,2016年开启基本无望。亚洲方面有两套,分别为印度信赖180万吨,计划在2016年5-6月份投产,另一套阿美-住友合资的100万吨预计四季度投放市场。总体看2016年上半年PX供给能力基本维持目前的这种状态。但是下半年亚洲有新增PX产能280万吨,但考虑到PTA亦有新增产能,同时还有老装置复产的情况,PX市场似乎没有想象的那么宽松。

  另一方面,调油需求亦影响PX开工率,进而影响PX的供给。国际方面,2015年6-8月,国际汽-柴油价差均创下近年来新高,市场对于汽油的需求较柴油旺盛。同时近几年PX-汽油价差持续走跌,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芳烃调油的动力,进而使得PX供应量有所缩减。从国内的情况看,柴油-汽油的消费量绝对差值也在逐渐走低,自2011年末以后,汽油消费量累计增速首次超过柴油消费量累计增速,2015年1-10月份,我国汽油消费累计增速为11%,而柴油消费累计增速只有2%,这也是汽油价格相对坚挺的重要原因。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汽车消费的快速增长以及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未来需要特别关注芳烃调油需求对于PTA成本的支撑,同时汽油消费的季节性(例如美国夏季汽油消费高峰)亦对调油的节奏形成影响。关注PX-汽油价差、芳烃-汽油价差以及汽柴油价差。

  检修方面,从目前得到的消息来看,PX在2016年的检修集中在4-5月份,8-10月份,届时PX或可能出现阶段性偏紧,加上上半年在新产能(印度信赖)未投放或未稳产制约下,PX供应偏紧程度或更甚一些。

  这样看来,PX在明年的裂解利润不会大幅走低,或将维持今年的年均水平,在重心330美元/吨左右(FOB韩国PX-CFR日本石脑油)。


  3.产业链去库存自下而上进行时

  宏观方面看,目前我国宏观经济增速仍处于下滑阶段,第二产业对于GDP的拉动作用在下滑,工业增加值处于低位或仍未企稳,宏观经济决定总需求,在当前疲软的经济背景下,不要奢望明年下游有多大的新增投机需求。去库存已成为各行各业的共识,低库存运行将是上策。

  PTA产业链去库存从终端服装环节开始,终端服装库存增速在2010年达到阶段性高点后回落,其中零售服装库存同比增速从2010年的45%回落至2014年9%。随后坯布库存在2012年年中达到高点后开始回落。聚酯在2014年亦开始大幅去库存。而PTA库存在今年3月份触顶后回落,预计后期会有反复,去库存的持续性还需要阶段性检修与去产能的支撑。PX库存目前依然在攀升的阶段,未看到库存下降的趋势。

  总体而言,宏观环境决定总需求,而需求与利润决定产业某个环节去库存程度,一般而言,需求足且利润好的行业,库存投资会增长,价格也相对坚挺。反之亦然。


  4.聚酯-PTA利润博弈仍将进行

  需求不足+低利润甚至亏损倒逼聚酯去库存,PTA亦在2015年开启去库存模式,同时伴随着产业的整合。虽然总体来看产业链整体扩张,整体利润受到压缩,但仍呈现上游强下游弱的格局,这与产业链各环节产能扩张周期有关。

  对于PTA和聚酯环节,目前处于去产能的重叠期,两个环节的利润已经压缩至成本端上下,在整体外在需求未能有效提振的前提下,盈利的强弱取决于两个环节去产能的力度以及阶段性检修的情况。例如在2014年5月份开始PTA限产保价之时,TA利润有所恢复,但聚酯环节陷入亏损,致使聚酯厂商亦集体限产,其利润亦有一定的恢复。再如2015年8月份开始PTA轮番检修,加工费开始大幅上升至700元/吨以上,而聚酯却因为直接原料成本的上升陷入亏损。

三、PTA成本因素凸显,整体波动区间收窄


  1.原油进入低位波动阶段

  从目前的基本面来看,原油弱势已是市场共识,我们尚看不到支撑原油大幅上涨的因素。但是再去寻找新空因素估计亦是难事,这里我们且列出几个市场的微妙变化:

  1、美国活跃石油钻井数量2014年末达到峰值后开始急剧减少,目前幅度超55%。美国原油产量2015年6月达到峰值961万桶/日,11月产量下降至915万桶/日。页岩油产区新油井效率大幅提高延缓了产量下降的速度。但EIA预计明年美原油产量仍出现缓慢下降趋势。

  2、联储前四次加息周期中,WTI原油价格均短期下行探底,中长期呈现上涨趋势。基于此前四次加息周期中美国经济增长强劲,其他经济体亦处于快速增长期,而此次加息时发达经济体均增长乏力,压制原油反弹幅度。

  3、OPEC统计三季度末,全球原油市场供应过剩100万桶/日,环比-130万桶/日;EIA统计三季度末,全球原油市场供应过剩158万桶/日,环比-42万桶/日。明年过剩程度有望缓解。

  4、地缘政治冲突加剧(IS、伊拉克、叙利亚)。

  美国原油产量将继续下降,其他Non-OPEC国家产量亦出现不同程度下降,但OPEC产量易增难减,伊朗原油回归填补Non-OPEC国家产量下降留下的缺口,同时全球经济复苏乏力,需求难有大的起色,全球原油将在艰难中再平衡,价格将进入低位波动的阶段,重心或较目前微幅提升。(具体分析见我们的原油分析年报)

  2.PTA加工费进入窄幅区间波动,

  行情波动率下降

  进入后产能过剩时代,PTA利润已经被压缩至成本端(加工费500元/吨左右)上下,目前这样的加工费对于一体化大装置尚有现金流,而对于其他小且效率低下的装置已经处于亏损状况。在总需求未能有大的增长前提下,价格的大幅上涨将为工厂提供套保空间,从而压制价格回归。另一方面,极低的加工费(300元/吨以下)维持较长时间对于大厂亦是难以承受,势必祭出限产保价措施。而将加工费维持在大厂盈利,效率低下工厂亏损的状态不外乎是PTA寡头工厂的最优选择,而这种措施亦已经实施了较长一段时间。这就意味着依靠微观基本面因素驱动的大趋势行情概率较小。

  四、展望

  宏观方面,我们从三个方面来看化工品的驱动因素:供给端,中央提出2016年经济发展五大任务,其中将去产能放为首位,足见政府重视程度,实际效果目前依然存在不确定性,但需要提防其对商品市场短期效应的提振,未来还需要关注其具体实施进程。需求端短期依然较难有大的改善,明年预计化工品新增需求可能放缓,投机性需求减弱或下滑,但刚需可能依旧在。成本端,作为能源化工的源头-原油的波动扰动着整个产业链的脉搏,目前原油基本面仍未见明显改善,但可喜的是其过剩程度明年可能缓解,我们预计明年原油重心将较目前提升,但是整体仍将保持低位波动。这三方面的因素可能相辅相成,若供给侧改革成效明显,必将带动市场气氛,投机性需求可能迅速回升。同时需求端的提升可增加原油端需求,从而提升化工整体成本。

  微观方面,已上市的几个化工品中,PTA最先进入产能整合时期,其产业链扩张由下至上,去产能、去库存亦由下游开始。目前终端去库存已进行了较长时间,而PTA可能刚进入去库存时代,一旦宏观需求好转,相对来说下游将最先受益,这样可适当关注做多下游公司股票。后产能过剩时代PTA加工费进入窄幅波动区间,行情波动率下降,但对冲配置中可将其作为多头配置,由于寡头市场,寡头加工费有所保障且较之前有所好转,可关注相关公司个股。供需方面:由于新产能投放以及老产能复产因素,PTA上半年基本面要优于下半年,可适当关注5-9合约的正套。成本方面:原油低位波动,PX2016年新产能投放并不是很快+PTA新老装置入市,同时调油消耗部分芳烃,PX似乎没有想象的那么宽松,需要关注PTA、PX各新老装置投放进程以及检修情况。去年年报中提出的多PTA空聚烯烃在今年得到了较好的表现,今年亦继续推荐,但目前风险在于聚烯烃贴水较多,且短期出现大幅下跌后存在修复基差的可能。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分享到新浪微博
求知!求职!求交往!我的期货世界,我的期货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浪微博达人勋

0

广播

8

听众

0

好友

Rank: 3Rank: 3

积分
452
QQ
沙发
发表于 2016-10-25 15:02:31 | 只看该作者
顶一个,写得很不错
求知!求职!求交往!我的期货世界,我的期货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每日签到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期货帮    

GMT+8, 2025-5-15 04:21 , Processed in 0.343202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期货帮!

© 2001-2015 Comsenz Inc. Templated By 期货日报新媒体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3号 豫ICP备13022189号-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