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销不畅库存高,鸡蛋近月反弹承压 中信建投期货 魏鑫 鼠年新春,鸡蛋市场遭遇了多重的利空压制。一方面,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导致餐饮、市场关闭,消费承压;另一方面,延长的春节假期以及终端的疲软导致产区库存高启,供给增加;原有的较高存栏仍然持续,外加物流不畅带来的产销不顺。节后开盘,鸡蛋也因此出现了大规模跌停的状况。而随着市场情绪缓解,鸡蛋短期呈现反弹局面,不过我认为,鸡蛋的反弹空间有限,近月合约尤其容易出现再次承压。 现货市场回暖,情绪转向稳定 节后,现货市场出现断崖式下跌,局部最低来到2.2元/斤左右,不过随着内销有所恢复,鸡蛋价格有所回升,在上周末北京主流价格来到3.07元/斤,山东西部产区仍处于2.7元/斤左右。另外,湖北产鸡蛋难以销往外省市场,地区供需关系有所改变。从各地价差情况来看,市场整体的分割性增加,鸡蛋生产与销售在不同地域的不同情况明显地呈现出来。 节后开秤价在疫情的恐慌以及较高的库存下诞生,而随着整体产销缓解逐渐形成疫情中的贸易常态,市场的恐慌心态也随之减弱。现货市场的略微回暖加上疫情防控措施效果逐步显现,盘面也借此机会,在成本支撑下出现大规模反弹。但对于后市现货来说,毕竟处于特殊时期,且也在消费淡季,上涨的动力稍显不足,预计蛋价还会在成本的支撑与供给的压制中呈现震荡态势。 产区库存积压,物流恢复有限 受疫情影响,春节期间下游消费明显减弱,加上节日期间本身购销暂停库存累积,鸡蛋节后面临较大的库存压力。而库存的消化,一方面由当前较低的蛋价来刺激;另一方面,也需要通畅的购销渠道。然而,在疫情防控的背景下,市场流通的限制增加,物流的恢复需要时间,局部产区积压的鸡蛋成为当地鸡蛋价格的巨大压力。 物流的影响除了鸡蛋购销之外,还有生产资料的运输。不过随着农业农村部和交通运输部等相关部门出台的应对政策,各地物流通道正在逐步打通。由于断料出现的蛋鸡产能去化的现象对鸡蛋整体供给影响有限,不过补苗问题则确实对于未来产能会产生一定影响。 另外,受制于当前物流和贸易状况,市场淘鸡节奏也受到牵制。在2019年存栏不断上涨的趋势下,当前在产蛋鸡存栏已经来到了近3年的高峰,进一步增强了供给压力。关注后市是否出现集中淘鸡缓解存栏压力的情况。 疫情转折成关节 在当前条件下,人员流通和物资流通都没有完全通畅,产购销各个环节都存在一定的桎梏。而破除这些桎梏的关键因素还在于疫情的整体好转。随着新增确诊人数和新增疑似人数在过去几天都出现了明显的下滑,市场对于疫情逐步走出恐慌面向理性。 疫情风险及相关限制政策解除之后,市场流通将更加顺畅,产能调整更加迅速,甚至可能出现报复性消费。因此,对于疫情解除之后的市场相比当前来说预期更加乐观。 期货盘面上,对于几月合约来讲,高库存、高存栏的供给压力仍是主要决定因素,价格反弹、市场乐观的情况下,可采用逢高沽空的策略。而中秋附近的合约则有消费预期的支撑,尤其是08合约,当前仍然保持乐观。 风险方面,疫情的缓解与市场风格的转变有明显的关联性。鸡蛋作为受疫情影响最大的大宗商品之一,必须关注疫情的发展状况。但与此同时,也需要注意到,疫情对于鸡蛋市场的边际影响,随着时间的推进将越来越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