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增产背景下的苹果于历史同期最高库存 从全国种植面积来看,2008年开始,国内苹果种植面积快速增加,面积增加趋势一直延续到2015年前后。苹果果树种植后,3-5年开始挂果,丰产期长达15年以上,所以2015年新增小树,在2018年陆续进入盛果期,在没有特殊气象灾害的情况下,苹果产量呈现持续增加的趋势。从目前的产量形势来看,除2018年极为罕见的“倒春寒”导致的大幅减产外,苹果产量呈现持续增加态势。 2021年,苹果库存再创历史新高仍然是目前市场供应端的主要矛盾。据卓创数据统计,截止2021年2月25日,全国苹果冷库库存量为898.27万吨,为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同比历史前高为2020年的889.41万吨。分地区来看:陕西地区当前库存为240.95万吨,略低于2020年历史同期最高的259.37万吨;山东地区当前库存346.409万吨,为历史同期最高库存水平,前高为2020年的343.035万吨。按照目前的库存水平,到7月份,若苹果冷库库存下降到100万吨左右的略偏高水平,18周左右的时间,周度出货量需达到45万吨左右,为当前周度出货量的2倍左右,需要持续维持在春节前节日备货的旺季水平,由此可见,苹果市场的冷库库存压力巨大,对苹果远期价格的影响显而易见。 疫情导致的苹果需求整体下降较为明显 从苹果自身消费来看,自新季苹果上市以来,整体消费处于疲软状态,销区走货以及出口状况都表现不佳,下游市场走货低迷,贸易商心态悲观,叠加对于新冠疫情的担忧,春节前备货也远低于往年。据卓创数据统计,春节前2周累计出库量为61.01万吨,低于2020/21年同期的78.49万吨。由于节日备货偏少,节后补库需求增加。春节后,随着补库的结束,苹果出库量快速萎缩,市场再次回归弱势。陕西地区春节当周出库量为27.65万吨,为近三年来历史同期最高,山东地区春节当周出库量为18.39万吨,远高于去年同期。2月25日当周,陕西地区春节当周出库量为7.05万吨,山东地区春节当周出库量为4.97万吨,处于极度清淡期。出口方面,由于疫情对海外市场持续造成负面影响,据海关总署统计,2020年4季度出口量为38万吨,低于2019年4季度的46万吨,略低于近5年均值的39万吨。历史数据统计,3月出口量将会出现季节性回落,预计2021年1季度出口总量同比将会有所降低。 应季水果供应持续增加,高端水果降维打击 由于苹果的销售持续期较长,所以也面临各类应季水果的供应冲击,其消费需求及价格走势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和节日效应。 苹果的主要替代果品为产量较大的西瓜、柑桔、梨、葡萄、桃和香蕉。因为苹果较耐储存,所以不同时间有不同替代果品,其中秋冬时节柑桔为苹果的主要竞争品,夏天,苹果的主要竞品为西瓜、桃子和葡萄,梨和苹果上市时间较为接近,也比较耐储,也是苹果的主要替代品之一。替代品量大价优会对苹果的需求带来一定冲击。近两年来,砂糖橘、各类橙子种植面积的爆发式增长,产量逐年创出历史新高,对苹果的消费形成巨大冲击;同时随着冷链技术的发展,草莓、樱桃等高端应季水果供应大幅增加,价格呈现逐渐下降趋势,也对高端苹果的消费形成了巨大冲击。 倒春寒天气炒作的惯性较难重演 2018年,苹果主产区西北地区开花季遭受历史级“倒春寒”冻害,造成了苹果产量及质量严重下降,当年苹果价格也创出了历史最高水平。苹果期货于2017年12月22日上市,上市之初就遭遇罕见天气灾害扰动,使得苹果期货盘面打上了“倒春寒”天气炒作的烙印。而2019年和2020年苹果在开花坐果季也遭遇了轻微寒潮天气的影响,强化了苹果市场“倒春寒”炒作的强烈预期。 对于季产年销的苹果产业来说,初次定产即发生在开花坐果期,当前时点市场对苹果主产区3-4月期间是否会出现灾害性天气格外关注不同程度的持续低温造成影响不同,苹果花蕾期受冻临界温度为-3.8~-2.8℃,开花期受冻临界温度为-2.2~-1.7℃,幼果期受冻临界温度为-2.5~-1.1℃,越到后期对低温忍受能力越低,且冻害发生越晚造成损失越大。 近几年,“倒春寒”现象频繁发生于全球气候变暖有着密切关系。通常北极极地中心为低气压控制,有着极冷的空气,并被周围的高气压包围着。这种“南高北低”的态势称为北极涛动正位相。在这种情况下,冷空气都被限制在极地范围,因此人们会感觉冬天也不那么冷。但是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涛动正位相逐步减弱,开始向负位相发展,也就意味着,“南高北低”逐渐转为“南低北高”,北极极地中心逐渐被高气压控制,之前一直限制在极地范围的冷空气就被排挤南下,导致寒流出现,从而影响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气温。而被排挤出来的三股冷空气就正好影响了东亚、欧洲及北美三个地方,造成极端冷事件。 北极涛动是气候异常现象,按年度变化有相应的准周期,但因为大气环流的变化,让其运动的规律并不确定。而资料显示,“涛动”在季节内有40-60天的周期,还有2年、11年周期。 从今年的气象条件来看,2020年12月底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最低气温0℃线基本达到了入冬以来最南位置。为入冬以来最强寒潮,影响范围大,降温幅度大。时隔45天左右,2021年2月中上旬,各地气温异常偏高,使得寒冷空气被过度压缩。20月15日,罕见冬季风暴袭击了美国德克萨斯等州,局部地区气温达到1903年以来最低点。2月20号前后,我国出现新一轮大面积降温寒流天气,这轮降温天气一直持续到3月4-5号。这也意味着北极地区的冷空气被释放的较为充分。从时间周期上来推断,未来1个月左右北极冷空气再次释放的概率相对较小。而5月份之后,随着太阳光直射点将逐渐移向北半球,气温逐渐回升,再次发生强冷空气的概率就大幅下降。 而从中国天气网的远期预报来看,苹果各主产区4月中旬气温普遍在-2℃以上,期间并无大幅降为的情况出现,就当前来看,倒春寒发生的概率较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