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合约已经完全转为仍处在生长期的新季苹果,而眼下供给侧(产量、质量)的矛盾暂时并不突出。
缺乏现货锚定的眼下,市场将不得不通过旧季冷库苹果、新季早中熟苹果等现货行情对新季苹果的收购成本进行计价/估值。逻辑传导大致为:冷库行情/早中熟苹果若出现亏损,则可能拖累新季苹果的收购信心,拉低普遍的收购重心。
当前苹果市场的估值已经开始对收购重心萎靡,及2411开始的新交割细则进行计价。
苹果合约的估值主要有“仓单成本”(车船板成本)与接货价值两种主流形式。
在春节、清明等销售节点到来前,市场往往会以“仓单成本”进行估值。而这一成本大致等于收购成本与各类交割成本之和。
眼下的市场通过2410与去年同期约1000~1200元/吨的价差,以及2410间2411的价差对收购成本,交割成本的变化进行计价。
在“现货锚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眼下,市场以大量的预期计价展开。而从苹果上市以来的演化来看,此类预期的变化乃至反转都不太值得意外。
关注苹果在当前的震荡格局后能否给出相对偏低的估值,给出更安全的参与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