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zhaoks6060601 于 2016-12-8 16:12 编辑
临储库存压力释放 菜油期货长期看涨 ——菜油期货走势和投资机会分析
经过2012年9月至2014年底的持续下跌,并经过2015年一整年的底部震荡,菜油期货终于在今年凤凰涅槃,浴火重生,走出震荡上行趋势。 菜油期货的反弹既是国内外油菜籽减产,而需求不断增加的供需形势的真实反映,也是受国际油脂油料供需进一步偏紧的大环境影响。同时也是国内临储菜油集中抛售,利空靴子全面落地后,菜油市场轻装上阵、再续征程的开始。展望后市,国内外油脂供需矛盾有望继续深化,去库存后的菜油期货远期供需不容乐观,菜油期货的上行之路有望继续延伸。 一、菜油的供应有所增加 今年我国菜油的供应主要来自于四个部分,一是国产油菜籽压榨的菜油;二是进口油菜籽压榨的菜油;三是直接进口的菜油;四是政府临时储备抛储的菜油。其中政府菜油临储抛售属于不定期的政策性油源。但由于抛储成交量较大,前三部分数量虽均有所减少,但今年国内菜油总体供应仍较去年增加。 1、 我国油菜籽产量继续下降,国产菜油流通量减少 虽然政府在2014年前一直进行油菜籽托市收购,但由于同期也进行小麦托市收购政策,加之油菜籽单产低、费时费工,种植效益低下,仍然没有改变油菜籽播种面积逐年下滑,产量不断低走的窘境。2015年政府取消了油菜籽托市收储政策,改为对加工企业和农民直接补贴,使得农民种植油菜籽的积极性进一步下降。虽然近几年来政府部门统计机构仍然给出1000万吨以上的产量预估,但市场分析机构根据自身的实际收购和流通情况给出的产量数字极低。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大多采用政府统计部门数字),我国2016年油菜籽播种面积为710万公顷,较上年的750万公顷减少5.3%;单产为1.972公顷/吨,低于上年的1.98公顷/吨;产量为1400万吨,较上年减少5.7%。但各市场机构给出的数字偏低,比如万德咨讯给出的产量数字为522万吨,比去年的798万吨下降52.8%。天下粮仓网给出的产量预估数字为450万吨,比去年的610万吨下降160万吨或36%。各机构预估数字差别很大,但国产油菜籽产量不断下滑的方向是一致的。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5431.tmp.jpg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5452.tmp.jpg 另外,更应该注意的是,我国油菜籽的主产区主要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和西北地区,这些地区既是菜油的主产区,同时也是菜油的主销区,消费习惯使然,大多农民种油菜籽的目的并非为了销售赚钱,而是为了自己食用,约有一半以上的油菜籽被农民在当地小作坊榨油或者换油,这部分消费较为稳定,而总产量的减少则直接导致国产油菜籽流向市场量的下降。据预计,每年仅有不足300万吨油菜籽被大型油厂收购、压榨,已经小于进口油菜籽数量。国产油菜籽对油菜类市场的影响力已经大大低于进口油菜籽和进口菜油。 相应地,国产菜油产量、流通量也在下降,而且由于国产菜油成本高、数量少以及非转基因概念而受到市场追捧,价格往往高于进口油菜籽压榨的菜油和进口菜油,根据劣币驱逐良币的理论,进口油菜籽压榨的菜油和直接进口的菜油成了市场的主流货源,同时也决定菜油的主流价格走势。 2、 进口油菜籽数量下降,港口菜油库存走低 去年年底,政府重启临储菜油拍卖,为了减少进口油菜籽和菜油对国内市场的冲击,以及国内油菜生产安全,政府拟对来自于加拿大的油菜籽采取严格杂质标准的办法进行有所限制。原计划从2016年4月1日起开始执行杂质控制到1%的质量标准(原为2.5%),后拟推迟到9月1日起实施。但在8月底加拿大总理访华期间,双方经过磋商达成一致,我国政府不再要求执行1%的杂质标准。但即便如此,由于政策的不确定性,还是对油菜籽进口造成一定的影响和冲击,导致今年油菜籽进口量有所下降,特别是9、10月份,到港量急剧减少,分别仅为12万吨和4.4万吨,大大低于正常月份30-40万吨/月的水平。据海关统计,2016年1-9月份油菜籽进口量为295.7万吨,同比减少14%。 进口油菜籽数量下降,导致沿海港口油菜籽库存不断走低,沿海港口油厂开工率出现下降,港口油厂菜油库存量不断减少。据统计,截止11月13日,港口油厂油菜籽库存为18.6万吨,不足8月底的60万吨的三分之一,为连续第11周下降。而在接下来的一周(11月20日当周)到港量增加到12.1万吨,港口库存恢复到29万吨,当仍为近三年来最低点。油菜籽库存低,使得油厂由于缺乏原料而停机, 在10、11月份的大部分时间内,港口油厂开工率都处于极低的水平。据监测,11月14日-11月20日当周,全国纳入调查的100家油厂菜籽压榨总量在继续降至17700吨,较第46周19560吨减少1860吨,降幅9.51%。其中沿海进口菜籽加工厂开机率8.67%,低于上周的9.44%。为近几年来绝对低位,仅比春节期间稍高一点。 进口油菜籽减少,油厂开工率下降,相应地,进口油菜籽压榨的菜油产出量同步减少,加之第三季度以后,油脂消费旺季来临,港口油厂菜油成交量趋增,港口油厂菜油库存不断走低。据监测,截止11月20当周,两广和福建港口油厂库存为9.95万吨,环比减少2.55万吨,低于3年均值水平。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5462.tmp.jpg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5483.tmp.jpg 3、 政府临储菜油拍卖重启,增加市场油源 为加大去库存力度,从去年12月中旬开始,政府开启了新一轮临储菜油拍卖,按照每周一次的频率拍卖临储菜油。但在国产新菜籽收获上市时,为避免对新菜籽价格造成冲击,政府暂停了临储菜油拍卖,从去年12月11日至今年6月1日,共进行了24轮临储菜油拍卖,共挂拍临储菜油300.24万吨,实际成交228.41万吨,成交均价在5300-5600元/吨。暂停三个月后,从10月12日开始,政府又开启了临储菜油拍卖,从10月12日至于11月23日,共进行了7轮拍卖,共挂拍69.20万吨,全部成交,成交均价在5900-6700元/吨。至11月23日,两阶段临储菜油拍卖共计成交369.44万吨菜油。据悉在抛储前临储菜油库存不足600万吨,而拍卖成交后,将仅剩230万吨,又有消息政府拟将100万吨临储菜油转为国储,因此目前剩余可供拍卖的临储菜油库存不足150万吨。而目前临储菜油拍卖仍在继续进行,一直以来悬在市场头顶的堰塞湖成功泄洪。短期看,对市场形成较大冲击,但长期看,对菜油市场是利多,这将意味着市场一直担心的庞大的临储菜油供应压力终于靴子落地。随着庞大的菜油库存被市场消化,将来的菜油市场操作机会和波动区间将会增多、变大。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5493.tmp.jpg 4、 进口利润下降,菜籽油进口量减少 由于政府临储菜油大量拍卖出库,短期内对市场造成极大冲击,使得菜油价格一度低于豆油价格。而进口菜油和国内菜油价格长时间处于倒挂状态,导致菜油进口利润减少甚至一度为负值,菜油进口量出现明显下降。据海关统计,2016年1-9月份,菜油进口量为51.1万吨,同比减8.5%。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54A4.tmp.jpg 5、 拍卖持续进行,预期进口增加, 短期菜油供应充足 虽然国产油菜籽产量下降,进口油菜籽和菜油均减少,但由于临储菜油拍卖出库,未来一段时间,国内菜油供应较为充裕。据预计,上轮拍卖(2015年12月-2016年6月1日)成交的临储菜油约剩40万吨尚未完全出库,而目前每周仍以10万吨左右的速度拍卖成交。另外,由于中加就油菜籽进口问题达成一致,后期油菜籽、菜油进口将逐渐恢复,进口菜油(含料折油)数量大幅度回升是大概率事件。据监测,11、12月将分别有32、36万吨油菜籽到港,明年一季度油菜籽订货量在54万吨。11、12月约有17万吨进口菜油到港。因此,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国内菜油供应仍较为充裕。 6、 国际油菜籽产量连年下滑,加拿大油菜籽产量保持平稳 美国国农业部发布的油料作物展望报告显示,2016/17年度全球油菜籽产量预计为6690万吨,这是油菜籽产量连续第三年下滑。而据德国汉堡的行业刊物油世界称,2016/17年度全球油菜籽产量预计降至八年来的最低水平6060万吨。澳大利亚农业资源经济科学局预计2016/17年度全球油菜籽产量预计减少2%,为6700万吨。该局还预计,由于播种面积预期下降,加拿大油菜籽产量预计减少1%,为1700万吨。由于冬季期间生长条件整体良好,单产增加,澳大利亚油菜籽产量预计增长23%,达到360万吨。 虽然加拿大西部两个油菜籽主产一度遭受了严重雪灾影响,但加拿大国内机构认为对产量影响不大。据加拿大农业暨农业食品部发布的11月份主要田间作物展望月报显示,2016/17年度加拿大油菜籽产量预计为1838.4万吨,与上月预测持平,上年为1837.7万吨。 预计2016/17年度加拿大油菜籽出口量预计为950万吨,与上月预测持平,上年为1024.5万吨。国内用量预计为900万吨,与上月预测持平,上年为875.9万吨。2016/17年度加拿大油菜籽期末库存预计为200万吨,与上月预测持平,上年为201.6万吨。加拿大是我国油菜籽进口的主要来源国,该国的生产稳定性有利于我国油菜籽的进口。 二、菜油的需求稳中有增 1、国内油脂需求依然呈现刚性 由于宏观经济周期的波动,食用油脂的消费会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但是由于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随着生活水平的继续提高,人均食用油脂数量仍存在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加之国内人口总数仍在继续增长,食用油脂消费总量自然随之增加,不过最近几年,增速略有放缓,据预计年增长率在3%左右。但即便如此,由于需求量基数大,需求增量仍较为可观。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2016年我国油脂消费量预计为3100万吨,扣除花生油及其他小品种油脂700万吨, 豆油、棕榈油、菜油三大油脂消费量预计为2400万吨左右。其中菜籽油国内消费量预计为850万吨,较上年度增加70万吨。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54B4.tmp.jpg 2、临储菜油拍卖增加了菜油供应,促进菜油消费量增加 从2015年底至于今年6月1日,从10月12日起至今,政府持续开展临储菜油的抛售,加大去库存力度,由于这次抛售价格较大,吸引各类企业积极接拍,成交率比以往拍卖大幅提高,特别是近期,每次都是全部成交。截止目前,成交总量接近370万吨,随着这批临储菜油的出库销售,增加了菜油市场流通粮源,扩大了菜油消费量。 3、菜油同豆油、棕油有比价优势,扩大了市场占有份额 由于今年政府去库存决心较大,改变了过去顺价销售的原则,而是更是注重市场化销售,挂拍的临储菜油底价大幅低于当初入库成本价,使得国储菜油销售有市场竞争力,成交率大幅提高,从而拉低了市场菜油整体成本,降低了菜油市场价格,导致在很多时候出现菜油价格低于豆油价格的情况,菜油价格和棕榈油价差也处于历史偏低水平。而三者在消费中有明细的替代作用,菜油以低价优势扩大了自己的市场占有份额,使得今年菜油消费数量增幅较大。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54C5.tmp.jpg 图为2015年以来菜油和豆油现货价格走势以及价差 单位:元/吨 三、相关油脂品种走势分析 豆油、菜油、棕榈油为我国食用植物油消费的三大品种,在需求上有强烈的相互替代关系,判断分析菜油的走势,总是绕不过豆油和棕榈油的牵制和影响。 1、 豆油的供需和走势分析 和油菜类似,由于种植效益较低,我国大豆播种面积不断下降,产量也不断走低,而且约有一半以上国产大豆直接用于豆制品制作,剩余不到一半的大豆用于压榨豆油。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之对非转基因概念的炒作和挖掘,部分国产大豆压榨的豆油被打上非转基因的标签,成为价格相对较高的油脂品种,逐渐高端化、小品种化。而流通量更大,占市场份额最大的则是进口大豆压榨的豆油和直接进口的豆油,因此,国际大豆和豆油市场走势对国内油脂走势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目前美国大豆已经收获完毕,美国农业部在11月报告中继续调高美豆单产、总产和期末库存,单产和总产均刷新历史记录,但美豆在之前已经进行了长达三个月的低位震荡,消息公布后美豆不跌反涨,基本可以判断丰产利空已经基本消化。与此同时,近期美豆出口状况良好,美豆供需面上的潜在利多逐渐发酵,并日益发挥作用。另外,日前,美国环保署宣布将2017年生物柴油掺和标准从2016年的19亿加仑上调至20亿加仑,2018年上调至21亿加仑。受此消息刺激,美豆油大幅飙升,引领美豆进一步上行。 目前南美大豆正在紧张播种中,其中巴西大豆播种已达八成,面积小幅增加,市场给出产量预估在1-1.1亿吨,高于上年的9650万吨。阿根廷大豆播种已达四分之一,面积减少2.5%,市场给出的产量预估在5300-5700万吨,去年的产量为5600万吨。总体来看,南美新作大豆生产并不乐观,而拉尼娜天气仍然存在肆虐的可能,更为南美大豆生产蒙上一层阴影。 国内大豆和豆油供需同样不容乐观,9、10月份进口大豆到港量下降,港口大豆库存不断走低,港口油厂因原料不足而停机,开工率下降,而随着消费旺季的到来,港口豆油成交情况较好,港口豆油库存也不断下降,据监测,截止11月23日, 港口豆油库存为101万吨,比10月初大减38.45万吨或27.6%。 综合以上,国际豆类市场利空基本消化,潜在利空仍有发挥空间,国内豆油供应下降,而需求转旺,豆油期货目前的上涨趋势有望延续,从而继续给与菜油期现货价格带来利多提振。 2、 棕榈油的供需和走势分析 棕榈油是我国主要的油脂消费品种之一,常常和菜油争夺第二的位置。我国的棕榈全部依赖进口,进口来源国主要为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二者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棕榈油生产国,特别是马来西亚,虽然产量不及印度尼西亚,但由于棕榈油期货市场发达,其价格走势对国际以及我国的棕榈油走势影响很大。由于厄尔尼诺现象的滞后影响,今年印尼和来西亚的棕榈油产量均出现下降,马来西亚库存不断走低。据马来西亚棕榈油局月度报告,10月份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为168万吨,同比和环比均走低。库存为157万吨,比去年283万吨大幅降低44.5%,而今后几个月,仍处于减产周期内,国际棕榈油价格易涨难跌。 再看国内,由于融资性棕榈油进口数量下降,今年以来,港口棕榈油库存不断走低,截止11月25日,港口棕榈油库存为23.35万吨,处于5年来的绝对低位。但需求呈刚性,方便食品的棕榈油使用量无法为其他品种替代。因而国内棕榈油易出现货紧价扬的走势,和菜油的价差处于历史较低水平,有利于菜油消费量增加。 四、菜油投资机会分析 1、单边逢低做多菜油期货 由以上分析可得,由于自身供需面偏多,豆油和棕榈油价格也将处于震荡走高的趋势中,菜油虽然短期供应量较大,但处于集中去库存时期,而且供应压力可预期(临储库存有限),随着供应压力的全部释放,后期需求扩大,供应缩减,价格出现补涨可期,因此,在消费旺季逢低做多菜油期货较为靠谱。 2、买入菜油期货卖出豆油期货套利 由于政府不断抛储,导致菜油和豆油期货价差持续走低,还一度出现菜油期货价格低于豆油期货的情况,但从历史上看,由于菜油生产成本高于豆油,以及菜油产量和消费量均低于豆油,菜油正常价格应该远高于豆油,近期出现的价格倒挂局面主要是政府抛储菜油,阶段性增加菜油供应造成的,后期随着临储菜油见底,菜油去库存操作完成,菜油供应下降,菜油豆油价差将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因此,应择机买入菜油卖出豆油期货套利。相比之下,由于近期抛售正在进行了,拍卖成交后菜油上市、销售到最终消费还有一段时间,对近月合约还是有一定压力,因而买进菜油远月期货合约同时卖出豆油远月期货合约更为稳妥。当然风险就是南美大豆遭受严重天气影响,国际大豆价格暴涨,届时可能豆油涨幅更大一些。 3、 卖出菜油近月合约买进菜油远期合约反向套利 其原理就是近期国储菜油抛售持续,供应压力需要时间逐渐消化,近月合约承受的压力更大,合约选择上卖OI705买OI709套利较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