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国内金融市场传出重大利好,证券交易印花税减半征收,但从周一市场的表现来看,利好对于市场提振有限。其实近期宏观方面利好不断,包括央行调降LPR利率、多个部委集中发布房地产调整优化政策、部分钢厂发布减产计划等等,但市场对于这些利好似乎并不买账,国内钢价整体表现偏弱,8月28日,螺纹钢主力合约收报3667元/吨,下跌47元/吨,跌幅为1.27%,这已经是本月第4次跌破3700点关口,国内十大重点城市三级螺纹钢(Φ25mm)平均价格为3745元/吨,基本与上周五持平。我们认为随着“金九银十”的临近,当前市场逐步回归弱现实基本面的逻辑,政策利好的带动效果已经减弱,产量和需求将成为9月份市场关注重点。 从产量方面来看,近期限产和减产消息持续不断,山西、山东、河北等地的多家钢厂表示已经收到“平控”政策的口头通知。其中山西部分钢厂还发布了“平控”产量的承诺书,山东部分钢厂也发布了减产计划,限产“小作文”逐渐照进现实。然而市场对于这一系列限产和减产政策消息却反应平平。究其原因还是与减产的覆盖面和力度有关。从目前市场公布的限产政策来看,主要以山西、山东和河北地区为主,并非全国所有钢厂全面执行“平控”政策;并且限产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如山西地区达到A类的钢厂不限产。而且从各地发布的限产消息来看,均显示限产不会出现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进行,所以具体的限产效果并不明确。而且目前粗钢产量和铁水产量依然居高不下。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数据显示,8月上旬和中旬,粗钢日均产量环比和同比均处于上升状态,并且粗钢日产的同比上升幅度均超过了10%,分别达到了10.78%和10.96%。因此,从目前来看,减产效果未能达到预期,需要继续观察限产执行情况,以及后期是否会出台范围更广、更为严厉的限产政策。 无论是降印花税、降息,还是一系列促进房地产稳定发展的政策,实际落地都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带来的更多是“强预期”下市场信心的好转,很难在短期内推动实际需求的回暖。虽然近期钢材供需有所好转,但地产数据的惨淡,以及此前传出的多家大型房企流动性危机等问题,市场对于旺季需求并不看好。因此,进入9月份后,需重点关注淡季向旺季转换时需求启动情况,以及各地“平控”政策的落地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