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47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鏖战监管 美国银行业斩断欧洲子公司掉期交易担保

[复制链接]

新浪微博达人勋

14

广播

23

听众

6

好友

Rank: 8Rank: 8

积分
5033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4-28 13:10: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由于美国监管机构不断加大掉期市场监管力度,包括美国银行,花旗集团,高盛集团,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已经开始着手修改海外子公司掉期合约部分条款,规避美国当局对该类衍生品交易的监管。
据知情人士称,这一监管主要针对美国各大银行旗下伦敦子公司间或其与非美银行间交易。这些公司都经营着大量掉期合约,而监管部门则要求相关银行及时披露掉期合约细节。但是,在部分合约内容得到修改之后,美国总公司无需再为海外子公司的掉期合约进行担保。所有合约债务完全由海外公司承担。而在不经母公司担保的前提下,此类合约将不受美国监管机构审查。
对于银行而言,仅受欧洲机构监管将带来很多好处。欧洲衍生品交易规则的出台最早要等到2016年年初,且纵使监管推行,其力度将远逊于美国。所以,在掉期合约与美国母公司脱扣之余,美国母公司可能会进一步转移部分掉期合约至欧洲。
美国监管机构已经意识到美国银行业的这一举动,不过目前监管部门并没有对此提出异议。除了操作合法之外,转移担保也可降低美国母公司的担保风险。不过据某监管部门官员称,如果在美银行计划转移大部分掉期业务至欧洲,这将被定性为是对监管机构的直接挑战。
美联储理事会,美国货币监管署以及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均表示没有对公司转移海外子公司担保的监管权。
也有分析人士称,监管机构消极回应这一趋势,可能埋下更多隐患。
衍生品咨询公司Pronetik总裁Jack Chen对此表示:
取消担保的举措转移了美国公司实体的法律责任,并保护了海外子公司的交易行为。
但是监管机构的行动往往建立在某些假设前提上。到底接济子公司的行为是不是出于公司声誉的考量,这永远将是一个问题。

早在去年,美国商品交易委员会(CFTC)就马不停蹄地加大对衍生品交易的监管。但这得到了一些美国国会议员的反对,称加大监管的行为将“迫使美国企业转移部分业务至离岸子公司,借此获得更强的定价能力以及更轻的监管约束。”
议员Jeff Merkley称:
“监管部门已经证明他们并没有从2008年的浩劫中学到什么。我们已经不止一次看到大公司并没有放弃风险,而仅仅是转移了他们。”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分享到新浪微博
求知!求职!求交往!我的期货世界,我的期货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每日签到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期货帮    

GMT+8, 2025-5-20 02:53 , Processed in 0.358800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期货帮!

© 2001-2015 Comsenz Inc. Templated By 期货日报新媒体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3号 豫ICP备13022189号-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