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68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析师:宏观金融] 光大点评:迷途未知返

[复制链接]

新浪微博达人勋

0

广播

0

听众

0

好友

Rank: 2

积分
52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9-4 13:22: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最近的市场可谓精彩纷呈,美国2月非农就业数据大超预期,道琼斯工业指数接连刷新百年历史新高,中国1-2月宏观数据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房地产投资加速销售狂飙,两会热议的大部制改革方案亦应时出台,不和谐的是朝鲜悍然翻脸。对国内投资者而言,美股高亢无疑激荡幻想,而A股磨蹭却又不得不令人紧张,更别提焦炭、螺纹钢、PTA等跟风品种了。面对大是大非的抉择,最忌讳的就是冲动,因为踩油门还是踩刹车决定了成败,我们必须谨慎思考,理性辨识。
第一个问题,美股突破百年高点究竟是伯南克胜利的标志还是牛皮吹破的噩耗?有时候历史好像喜欢和我们开玩笑,美联储自1913年成立迄今恰好百年,伯南克作为百年内最后一任主席,遭遇到了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又倚仗百年未有的极端货币政策将美股推升至百年历史高位。是非功过历史自有公论,时下我们最需鉴别的是,美国的复苏是真实的还是渲染的?诚然,这个问题的复杂性是不容低估的,但如果能找到合适的切面来证伪或许不失为可行的办法。目前市场的主流意识都集中在房地产、就业、资产价格等正向数据序列上,虽有不少投资者也心存疑虑或出于风险的担忧,但苦于找不出风险在何处以及负向的证据。为此,我们基于简单的逻辑点出发,即任何反周期政策都具有正反效应这一常识,且一般都是正效果在左,反效果在右(亦称尾部风险),如次贷危机,四万亿投资等。
那么,伯南克对赌经济周期的政策效果又当如何辨析呢?应该说当前我们所闻所见均为左侧脉象,类似于2010年上半年之前的中国经济V型反转,倘若盲目从众顺势的话,会不会已身陷险境而不自知?不妨从驱动经济的3个变量(政府、企业、家庭)寻找右侧的反效果,其一,美国政府减赤以及债务上限的中长期问题只是延迟但并未解决,而政府资产负债表的调整决定了其对经济边际刺激的动力已耗竭;其二,受股价和房价上涨推动的家庭部门净财富回升有助于去杠杆进程,但经历过房地产泡沫破灭的人们清楚地意识到这完全拜伯南克所赐,免费午餐终有结束的一天,因此即便在资产负债改善的情况下,家庭对增加消费和重建杠杆也持保守态度;其三,企业依靠美联储QE的施惠显著改善了资本结构和资产负债表,但扩大投资的积极性却不会高,因为企业的根本诉求是追逐利润,但企业发觉即使通过扩大投资赚取了更大利润,但利润的表现形式却是根本不值钱的纸币,还不如通过不断制造概念或题材让公司股价多飞一会儿。因此,建立在流动性贡献远超经济贡献基础上的美股好比堆积木游戏,垒的越高崩塌的几率越大。
第二个问题,本轮A股自07年以来的熊市底部是否已经探明?如果按照资产选择性偏好排序,我们认为,中美市场投资者存在明显的差异,前者是“房地产、债券(理财)、股市、商品”,后者是“债券、股票、房地产、商品”。由此不难看出,在经历0910两年超级大牛市之后,包括铜、橡胶、黄金在内的大类商品(除原油、农产品外)在2011年全线转熊,目前仍处于被资金摒弃的熊式结构中。此外,我们也不难理解缘何两大央行宽松可相互媲美,但A股和美股的表现却是冰火两重天。那么,随着国内房地产调控“新国六条”政策的细则落地,资金是否可能从地产流出转入债券和股市呢?一分为二来看,其一,研究表明国际房地产周期一般为15-18年左右,从1998年住房体制改革算起,国内房地产对应的周期拐点应在2013-2016年之间,与股市、黄金等其他资产类价格一样,在周期末端至周期拐点的时间区间往往被称为资产泡沫加速膨胀期,而这与1-2月房地产价格迅涨销售井喷相吻合,因此资金净流出与否不易判定;其二,即使资金选择偏好发生改变,国内影子银行、债券以及场外股权市场的快速发展可能成为吸附资金的主载体,场内股票市场的边际流动性支持也是相对有限的。
若单论流动性未免有失偏颇,还需要其他股市和估值定价的参考维度,归纳起来有两点,一是宏观层面的经济增长、二是微观角度的替代收益率。首先,2013年作为新领导班子“中国梦”的开篇,GDP增速目标定在7.5%是相对适宜的,但从人口结构变化和社会民生改善来看,过去三十几年经济持续增长体现在“积累”,接下来五到十年可能更多的体现在“分配和支付”(即还利于民),导致的结果将是经济增速下移、但结构改善,目前A股上市公司以旧经济模式占主导,因此在估值上不存在大的修复空间。其次,替代收益率是指不同资产潜在收益率与机会成本的比较,例如黄金显然已不受资金眷顾,因为同样按10%的潜在收益率测算,1600美元/盎司的黄金需要将其价格推升160美元,这相比债券、低估值股票配置耗损的资金和成本远高出很多,同理,尽管不少股票相对便宜,但估值依然偏高,特别是在中国经济高成长概念逐渐消褪的大背景下。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市场主流缺乏对伯南克极端政策负面效果的审视要引起关注,不排除美股积木游戏随时结束的可能;此外,需警惕国内房地产进入泡沫加速膨胀期,而缺乏边际流动性支持的A股和商品依然处于熊市结构,底部尚未探明。
报告日期:2013310
——本文发表于中国证券报312日《商品底部尚未探明》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微信微信易信易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分享到新浪微博
求知!求职!求交往!我的期货世界,我的期货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每日签到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期货帮    

GMT+8, 2024-6-6 06:27 , Processed in 0.499200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期货帮!

© 2001-2015 Comsenz Inc. Templated By 期货日报新媒体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3号 豫ICP备13022189号-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