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1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研究团队:黑色产业] 【一德黑色】中国钢铁需求研究系列报告(四)之三-20231110

[复制链接]

新浪微博达人勋

0

广播

1

听众

0

好友

Rank: 5Rank: 5

积分
23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5-14 09:40: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传统需求分析框架的改变导致钢铁需求结构的变化,传统建筑耗钢和机械耗钢的变化最为明显,传统建筑耗钢(钢筋混凝土相关)内需占比已由2015年的52%下降至43%左右,机械耗钢内需占比已由2015年的18%提升至24%左右。两者走势的分化充分体现了经济结构转型的力量,也是钢铁需求保持韧性的原因。随着钢结构在建筑领域渗透率的提升,以钢筋混凝土为代表的传统建筑需求已不能完全代表建筑需求,未来长材在建筑领域的应用比例会逐步降低,板材和型材在建筑领域的应用比例会逐步提升。产能周期的理解
钢铁作为高耗能行业,属于严控新增产能行业,但双碳目标促进电炉发展和技改,叠加产能置换,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在2017年触底后稳步增长,2019-2021年期间进入快速增长阶段。
资本支出增加使得粗钢生产能力提升,而随着国内经济转型,房地产在需求结构的占比不断下降,与资本支出相对应的需求周期逐步进入下行阶段,钢铁产能利用率预期于2018年见顶后持续下降,产能过剩问题越发严重,钢企进入盈利周期下行阶段,需求韧性难以带来钢企盈利的改善。
中下游制造业固投的持续增加,使得钢铁相关下游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也逐步显现,2021年后主要下游产能利用率都逐步进入下行阶段,市场竞争加剧,微观主体面临订单和利润不足的困境,导致调研体感弱于需求表现。
总结:总量分析向结构分析转变
我国钢铁长周期需求的重点仍将放在城镇化增速和新生人口两个观察点上,在城镇化增速放缓后,新生人口对钢铁需求尤为关键,由于是长周期指标,城镇新增人口领先钢铁需求峰值5-10年。长周期需求筑顶回落阶段,能否利用出口优势是影响钢铁产量韧性强弱的重要因素。我国钢铁长期需求进入筑顶阶段,印度为代表的新兴国家成为全球钢铁长期需求的新亮点,从印度人均粗钢产量轨迹看,印度复制中国钢铁辉煌发展历程的可能性在降低。
在我国向高质量发展转型阶段,传统以房地产为主抓手的需求总量分析框架俨然已说明不了需求的变化,需要从建筑业和制造业两个维度转向需求结构分析框架。建筑业中房地产更侧重于开发端分析,基建注重于资金来源分析,制造业固投项目更关注于政策支持和利润结构的分析。制造业用钢中机械耗钢分析紧跟制造业固投实际增速;汽车耗钢分析除看房地产外,还需关注出口和新能源的替代效应;家电与地产的关系转为对房屋销售结构变化的分析;船舶行业要注重在双碳目标的约束下船型更迭对新订单的影响。现阶段出口对于提升我国钢厂的产能利用率有着重要的作用,除对内外价差的观察外,需要增加钢厂预期分析。产能过剩会导致微观主体调研体感转差,若产能释放速度较快,即便需求保持韧性,微观主体利润和订单感受都会较差。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微信微信易信易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分享到新浪微博
求知!求职!求交往!我的期货世界,我的期货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每日签到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期货帮    

GMT+8, 2024-6-3 21:49 , Processed in 0.468000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期货帮!

© 2001-2015 Comsenz Inc. Templated By 期货日报新媒体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3号 豫ICP备13022189号-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