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在“第七届期货机构投资者年会”上,海通期货总经理吴红松称“混业经营是大势所趋,是金融行业全方位服务客户需求的必然结果。”难道大金融混业经营真的要迈出一步了?或许只是弱势的期货行业需要找个大腿……
金融中大概有五个行业,银行、保险、基金、信托,还有一个就是期货。在业务上他们之间有很多重合,这也就形成了在金融领域分业和混业经营之说,此次吴红松讲话自然是代表期货行业发声,意味明显,大体就是说期货现在太弱势了,要资源没资源,要资金没资金,需要找个大腿抱抱,于是便扯出了混业经营。
炒股的人都知道,想炒股就要先到券商那里开户,一般券商会帮你开设股票账户和基金账户,但资金账户你就需要去银行签约,并且还有地域、大小行的限制,以为这样就能买卖股票了?非也,一般还需要几天时间,原因就在分业经营上很多机构业务协调性并不好,层层手续。另外,在销户的时候也必须到原开户商处,很麻烦。
在中国最不起眼,最小众的也许就是期货了。假如你要开期货账户,这可就麻烦了,因为期货风险较大,所以正规的营业部一般都会进行测试,合格还不行,还要进行财产大清查,合规才能进行交易,期权更惨,不仅要考试通过,还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模拟盘,毕竟衍生产品存在风险,而期货公司有没有客户诸如资产、投资经历的数据,所以也只能这样。
面对资金、人才和客户群体的不对称,这就让期货与银行、券商在传统业务上处于很尴尬的位置,长期以来,期货公司的业务很单一,主要的业务就是经纪业务,靠佣金赚钱,就好象是“靠天吃饭”,行情好与行情坏相差甚远,不仅如此,比如去年股市大幅波动,监管层面就会出台政策限制股指期货,成交量巨减,期货行业受到了显著的影响。
今年以来,商品期货行情异常火爆,这也引来了监管部门的风险防范,诸如昨天公布的保证金、手续费、甚至是开平仓限制,资金量要是大了也不能玩,总之就是不能出现巨大波动更不能有风险,前面分析到了,期货行业很局限,不只体现在面向投资者的范围,还有产品,期货目前大概四五十个产品,分布于农产品、化工,有色和贵金属,而在关键领域还是空白,比如生猪期货、原油期货,小到民生大到国家战略。
股票本无好坏,什么股都有人赚钱,什么股也都有人赔钱,原因就在买卖点上,越是低点越是安全,越是低点,未来复利的空间越是明显,期货市场就像是股票的低洼地带,比特币的萌芽的时节,这一“低市值的壳子股”,越早布局才能越早享有未来的复利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