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查看: 129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麦] 小麦:“看不好”与“不看好”成主流(2016.5)

[复制链接]

新浪微博达人勋

0

广播

2

听众

0

好友

Rank: 3Rank: 3

积分
449

微博达人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9-30 10:28:0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研究成果
研究成果分类: 权威媒体公开发表的文章
随着全国小麦由南往北逐渐成熟,已有部分地区新季小麦陆续上市。众所周知,今年的新麦市场形势较往年相比更加复杂、严峻,新麦产量、质量是否大幅下降?托市收购能否大面积启动?市场收购如何展开?这些问题将直接影响价格走势,因此备受市场关注。
南涝北旱 减产、降质能否成定局?
受越冬及返青期几次大型寒潮天气影响,3月上旬我国主要产区小麦生产开局并不理想,尤其江淮一带冬麦返青速度较去年减慢,长势状况偏差,全国相当数量地区长势为5年内较低水平。3月下旬我国呈现南涝北旱,山东、河南等冬麦区出现轻度缺墒,旱象露头。4月以来,华北、黄淮北部地区降雨量偏少,豫北、山东等地旱情持续发展。4月中旬北方冬麦区持续降水改善墒情,北方冬麦区长势得到小幅提振。5月中旬以来,西北、华北大部冬小麦进入孕穗期,黄淮、江汉、西南地区冬小麦大部处于孕穗乳熟期。自4月后期至5月上旬,我国麦区雨水增多,北方冬麦区大部表层土壤墒情明显改善,但南方麦区小麦赤霉病发生发展几率却大大提高,今年冬小麦产量及质量受到影响的可能增大。但毕竟距全国冬小麦大面积上市还有时日,新麦上市前天气至关重要,产量及质量的最终数据截至目前还只是预估值而并非准数,因此减产与否仍有翻盘机会。
表:2016年3月以来我国主产区冬小麦长势水平变化(同比去年)%
监测
时间
较差
持平
稍好
3月上旬
3.0%
31.0%
64.4%
1.6%
0.0%
3月下旬
0.9%
26.5%
69.8%
2.6%
0.1%
4月上旬
0.4%
16.8%
80.1%
2.8%
0.0%
4月中旬
0.6%
14.8%
74.4%
10.0%
0.0%
4月下旬
0.7%
21.3%
70.5%
7.5%
0.1%
数据来源:中华粮网农情遥感
中小制粉企业陷生存窘境
据了解,当前湖北荆州、枝江以及安徽南部等地新季小麦已经开始陆续收割上市,因近期天气原因导致部分收获小麦质量较差,贸易商报价较低,质优则价高,基本都需要烘干。一些北方大型面粉加工企业已经开始公开收购湖北产新小麦,但对小麦质量要求较为严格,而当前湖北能达标小麦数量有限,因此在全国小麦大范围上市之前,湖北等地质量较好的小麦将被华北等地面粉企业收购用来勾兑使用,以降低原料成本,而质差小麦将受冷落。
春节过后,国内制粉行业更加艰难,由于可供面粉企业使用的好粮供应偏紧,在麦强麸弱的情况下,当前面粉企业陷入普遍亏损,麸皮价格跌至4毛/斤的历史新低,给厂家经营带来严重拖累,临时停工或夜间开工以降低生产成本成为一些企业避免更大亏损的主要办法。后期在面粉市场逐步进入消费淡季的情况下,制粉企业开工率仍有进一步下降的空间,接新前企业原料小麦库存会继续低于常年同期平均水平,中小粉厂收购积极性有限。
猴年新麦市场的新情况
在经历了2015年小麦价格过山车后的行情后,今年各地粮商的收购变得十分谨慎,不囤高价粮的心理预期普遍存在。近年来,我国小麦市场环境正逐渐发生巨大变化,并展现出一系列新特征:持续多年的丰产定调终于松口了;以往只涨不降的小麦托市收购底价也已原地踏步两年;只要抢到麦子囤着就赚钱的好事也不容易出现了;“谨慎”成为小麦收购市场的常用词,“观望”成为收购市场的普遍心理;面粉行业不景气且进入了漫长整合期,“旺季不旺、淡季恒淡”成为新特征;小麦饲用需求随着玉米价格的“跌跌不休”而变得毫无优势;不利天气导致的小麦优质优价现象更加明显,而对于粮库不疼、企业不爱的质差小麦,价格始终抬不起头;市场优质粮源难寻而临储小麦拍卖成交率却降入冰点;收购主体普遍资金紧张,政策支持寥寥无几;国家各类政策性粮食库存高企,有效仓容不足成为收购期的重要问题,小麦去库存同样任重道远。
关于后市:“看不好”与“不看好”成为主流
今年对国内小麦市场的普遍观点可以总结为——“看不好”与“不看好”。
由于今年国家继续对小麦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政策性收购对市场的影响与主导作用不会改变。去年就已经公布了今年小麦国家托市收购底价为1.18元/斤,按照往年上市期的情况,新陈小麦价差一般在5分/斤到1毛/斤之间,同时从目前国家已经开始的有关新季小麦收储的筹备工作来看,国家今年继续大范围启动托市收购应该是必然之事。但是由于2014年及2015年总共近4000万吨的托市收购小麦还未投放市场导致有效仓容不足,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今年新麦收购进度,不利于市场提振。在今年这个复杂的夏收形势下,仓容短缺是否会影响收购的正常开展,政策性收购执行标准是否严格,收购数量如何,市场格局将发生如何变化?——此为“看不好”。
前期因局部市场流通粮源偏紧,临储小麦拍卖价高堵塞了以往的主要供应渠道,助推价格连续走高,国内麦价基本涨至阶段性高位。随着新麦上市期的临近,市场主体将焦点转向新麦市场,国内陈麦高位运行的时间与空间将被收窄,由于新麦的较低价格预期,粉厂为降低原料成本会将关注重点转向价格相对低廉的新麦,陈麦价格继续上涨动力不足,预计接新前陈麦市场将维持稳定或有小幅回落。从2010年以来我国普通小麦均价走势情况来看,进入麦收期后的6月份,现货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然后逐渐反弹走高,但2015年价格下跌后非但没反弹,甚至一跌再跌,给当年的麦市带来不小是影响。2016年新麦低开为大概率事件,且因为今年仍将有一部分质差小麦进入流通市场拖累价格,预期今年小麦价格整体将保持稳中偏弱,阶段性、区域性反弹行情预计只会短期出现。——此为“不看好”。
图:2010年以来国内普通小麦均价走势图
数据来源:中华粮网数据中心
当然,由于当前市场质优质差小麦同时充斥市场,而用粮企业对小麦质量、采购数量及采购价格等均较为严格,目前市场上普麦货源并不紧缺,但质量好、纯度高的好小麦却“一麦难求”,因此小麦市场“优质优价”特征将在今年继续呈现,此需区别看待。强麦期价自今年3月以来持续震荡走高,形态较稳定,但期货市场资金关注度很重要,预计在无更多利好刺激的情况下,调动市场热度较难,大幅走高也不现实。

                                2016.5发表于《粮油市场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分享到新浪微博
http://weibo.com/cindycat1984?is_all=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每日签到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期货帮    

GMT+8, 2025-5-7 17:45 , Processed in 0.468000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期货帮!

© 2001-2015 Comsenz Inc. Templated By 期货日报新媒体中心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003号 豫ICP备13022189号-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