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纱冲击明显 进口纱融资需求比重增加 (王燕) 引言: 近两年来,在国内纱线市场上,内地纱、进口纱和新疆纱三分天下。当前正处于纺织“金九银十”旺季期间,江浙作为纱线主要的生产和销售区,纱线生产情况如何?进口纱对内地纱的冲击情况如何?新疆纱占有怎样的地位?企业对未来棉价有怎样的看法?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参加了2016浙江棉纺调研。
情况介绍: 调研时间:9月21日 调研内容:化纤纱贸易商、进口纱贸易商 (1)某化纤纱贸易商主要经营涤棉、涤粘和人棉纱,目前该企业经营处于上升期,纱线经营量增幅明显。绍兴地区针织纱需求量较大,其中化纤纱占比较高。 当前粘胶短纤价格在17000元/吨上下,较棉花价格高出2500-3500元/吨。目前下游客户对于该价位有抵触情绪,但下游内衣方面的需求短期内难以改变,走货正常。 2016年受G20峰会及7月份原料价格上涨的影响,7月份纱线销售火爆,而往年同期,7月份通常是销售淡季。相比之下,2016年9月份的纱线销售情况平平,不同于往年“金九银十”的传统旺季。 (2)某进口纱贸易公司主要经营印度纱和巴纱,2016年以来进口纱的经营量较去年同期明显下滑。主要原因是新疆纱的冲击较大。前两年,30支以上进口纱的比重能占到该公司经营量的40%以上,现在新疆纱对进口纱的冲击很严重。 近期棉花价格上涨,有利于棉纱的销售。 国内外棉纱差价在500元/吨以内的情况下,下游客户不太会考虑改变使用习惯;如果超过这个范围,客户可能会考虑改变进口纱或者国产纱。 不同产地的进口纱,在运输和产品定位上有不同的特点:1、越南纱,运至中国需要7-10天时间,越南当地不产棉花,根据客户需求采购原料生产不同档次的纱线;2、印度纱,运至中国需要2个月左右的时间,印度根据当地产的棉花品质生产相应的棉纱品种;3、巴基斯坦纱,运至国内需要2个月左右的时间,当地棉花品质低,主打16支及以下纱线。 2016年中国进口越南纱的数量增加,一方面是运输距离近,7-10天可进入国内港口;另一方面是越南纱的进口融资需求增加所致。
交流介绍: (1)近年来新疆纱冲击很大,进口纱的板块在减少。但是,21支及以下纱线是进口纱的主战场,国内相应的产能在不断收缩。 (2)相比印度和越南的棉纱供应商,巴基斯坦的棉纱供应商信用相对较差。如2016年7、8月份,进口纱价格暴涨,巴基斯坦供货方毁约较多,占比接近该公司签约量的一半。 (3)未来半年时间内,进口纱的进口量可能还会呈现下降的趋势。
小结: (1)新疆纱由于政府优惠政策的存在,竞争优势明显,对内地纱和进口纱都形成很大的冲击。 (2)短期内,国内储备棉的巨大存量及新疆纱的优惠政策,仍将对进口纱形成巨大的竞争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