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市炒作阶段 菜粕有望延续涨势 格林大华期货研究所 刘锦 欧洲油菜籽减产,阿根廷降雨导致大豆减产,巴西动荡的政局令农民惜售大豆,加之拉尼娜预期等一系列利多因素的共振,自2016年4月初以来,菜粕主力1609合约展开了一波历时3个月之久的单边上涨行情。近期随着长江流域暴雨季模式展开,水产养殖行业受到严重冲击,市场担忧水产饲料需求将会降低,加之交易所提高菜粕交易手续费抑制投机,菜粕期价出现大幅回调,后期随着洪水的消退,市场关注热点将会集中到美国天气炒作方面,但是鉴于菜粕前期涨幅过大,加之需求方面的隐忧,我们预计7月菜粕期价走势将以震荡为主。 拉尼娜发生预期强烈。随着厄尔尼诺现象现象的结束,市场开始担忧紧随其后的拉尼娜现象的出现。根据对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年份的美豆单产进行统计发现,厄尔尼诺年份美豆单产上升的概率为75%,平均上升4.1%,拉尼娜年份美豆单产下降的概率为86%,平均下降6.9%。澳大利亚气象局预计2016年拉尼娜将会出现在7-9月份,美国NOAA气象局最新报告称拉尼娜形成将会在8-9月,更进一步佐证了拉尼娜到来的概率增大。届时美豆新作生长期的关键阶段将会爆发一轮天气炒作,在定产之前将会表现出较强的价格支撑,尤其是在新年度全球大豆结转库存持续下降的背景下,任何会导致产量和出口减少的潜在因素都会给豆类期价带来上涨动能。截止到目前,美国中西部地区的天气预报显示,天气存在一定的炎热干燥,将会对大豆的单产产生不利影响,这位整体饲料原料市场的炒作埋下了上涨的动能。 美国农业部7月供需报告刺激市场做多情绪。7月13日凌晨,美国农业部公布的7月供需报告下调2015/16年度美豆期末库存至3.5亿蒲式耳,源于美豆出口预测数据上调了3500万蒲式耳。同时上调了2016/17年度美豆期末库存至38.80亿蒲式耳,源于美豆新作产量预期上调了8000万蒲式耳。但是市场更为关心当季调将的美豆期末库存,投机者认为紧张的供给情况将会令大豆期价继续保持强势,报告当日CBOT大豆期价大幅上扬,这预示着CBOT的大豆牛市行情延续是大概率事件。 油菜籽主产国相继减产。全球油菜籽主要看欧盟,加拿大和中国三个地区,自2014年以来,三地区的油菜籽产量整体呈现下滑态势,全球油菜籽供应格局转向紧张。其中,欧盟地区产量下滑欧盟作为全球油菜籽的重要供应商,油菜籽产量连续4年下降。据美国农业部发布的7月份全球农业产量报告显示,2016/17年度欧盟油菜籽产量预计为2120万吨,比上月预测值低60万吨,比上年减少80万吨或3.8%,也略低于五年平均水平2130万吨。美国农业部预计2016/17年度欧盟油菜籽平均单产为3.35吨/公顷,略低于上月的预测以及上年的水平,不过高于五年平均水平。播种面积预计为630万公顷,比上年减少10万公顷,比五年平均水平减少4.4%。欧盟油菜籽播种面积降至2012/13年度以来的最低,主要原因是波兰播种面积减少15万公顷,英国减少76万公顷。在波兰,天气是播种面积下滑的主要原因,而在英国,价格低迷是播种面积下滑的主要原因。 长江流域水灾泛滥令饲料需求降低。自2016年7月6日以来,长江流域迎来特大降雨,湖北,安徽等地进入水灾状态。洪水导致长江流域池塘水产养殖受到严重侵害,4月份投放的鱼苗大面积被洪水冲走,生猪养殖和家禽养殖也遭受严重损失,水灾中小猪溺亡率较高,中猪和大猪出现灾后应激反应,生长缓慢,养殖企业遭遇将直接造成后期对蛋白饲料的需求降低,利空菜粕期价。豆粕和菜粕分别是猪鸡家禽和鱼类的饲料,由于部分养殖户遭遇暴雨灾害,两粕的下游需求也大大降低。来自天下粮仓的数据显示,6月中旬,沿海菜粕日均成交量近1.5万吨,而到了6月下旬则猛减至日均1300吨左右,7月以来的日均成交量不到2000吨。由于需求不振,两粕价格应声下跌。农业部数据显示,7月5日菜粕全国现货均价为2852.94元/吨,环比下跌0.21%;豆粕现货均价为3581.52元/吨,环比下降1.13%。 综上所述,长江流域洪水造成国内菜粕需求面出现萎缩预期,但是同时美国大豆进入结荚的关键期,单产炒作在拉尼娜天气的预期之下不可预测性变大,市场对美国中下旬天气的忧虑正支撑豆类价格回稳,需提防天气炒作卷土重来,下半年拉尼娜形成的几率仍在提升,全球大豆进入减产周期的大背景中,待市场情绪从洪灾恐慌中维稳,7月份菜粕价格展开宽幅震荡是大概率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