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年度,全球棉花开始了去库存之路,前期受中国储备棉拍储消息影响,市场预期引起内外棉价格轮跌,郑棉期价一路下探,2016年一季度下跌至10000元/吨附近,现货市场在11500元/吨附近拒绝跟跌。4月初,纺织行业低库存,今年储备棉拍卖起始时间一再推迟,现货市场出现紧张局面,郑棉期价一触即燃,从10000元/附近涨至16000元/吨上方,波动超过60%。2016年7月28日,相关部委会议定调储备棉拍卖延期至9月底,市场才逐步回归理性,郑棉期价调整至13500元/附近。9月,棉花新年度开启,北半球新棉逐步上市,棉价将何去何从呢?
图1:中、美、印棉花价格走势图
来源:WIND,MCX官网, 大地期货
下游消费改善,棉花需求增加
2015/16年度,USDA统计的中国的棉花消费量为740万吨,笔者根据2015/16下游纺织品的内需和出口的变化情况进行调整后约720万吨,在此基础上测算2016/2017年度棉花需求量。2016年上半年,纺织行业出口数据同比下滑1.6%,国内纺织服装消费同比增长6.94%,根据出口和内需的占比计算,不考虑结构性变化因素,对纱线和棉花的需求影响约为2.24%,同口径测算棉花需求增加约16万吨。
2015/2016年度,在储备棉抛储的预期下,内外棉价差维持在1000元/吨附近,国内中低端的低支纱生产恢复明显,更重要的是新疆新上马的全棉纱产能,成本、质量、售价、售后等均比进口纱有明显竞争优势,于是国产纱对进口纱形成了一定的反替代。2016年1—8月,累计进口棉纱129.70万吨,同比2015年下降31.04万吨,预计进口纱减少的趋势将维持到2016年12月;2017年1月开始下降幅度将趋缓。预期2016/2017年度进口纱数量将在2015/2016基础上再减少20万吨,国内棉花需求增加约22万吨。因此,我们预计2016/2017年度中国棉花总需求较上一年度增加约38万吨。
棉花的替代品,主要是涤纶短纤和粘胶短纤。2016年涤纶短纤价格持续维持在7200元/吨以下,相对于棉纤维的成本优势明显,因此整体纺织服装品的纤维需求增长主要体现在涤纶短纤的增长上。2011—2015年,粘胶短纤的需求量从100万吨增长到300万吨,主要因为粘胶纱价格相对棉花有优势,从而对棉花产生替代应用。然而,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到目前,粘胶短纤价格高于棉花现货均价约2000元/吨,因此粘胶对棉花的替代增长趋势停止,但因为粘胶短纤下游产成品的独特功能和卖点,一时间棉花对粘胶短纤的反替代暂时还看不到,不过未来棉花的反替代肯定会出现。2016/2017年度,涤纶短纤和粘胶短纤等替代品对棉花的需求影响暂时可以忽略。
图2:3128棉花、涤纶短纤、黏胶短纤价格同列![]()
来源:万得资讯,大地期货
国内产不及需,储备补缺
2016年4月开始,由于纺织产业链棉花低库存和抛储延期,造成国内棉花供应紧缺。新棉大量上市要到10月份,为免9月出现用棉荒,7月28日,相关部委决定储备棉拍卖延期到9月30号,保证纺织产业正常运行。截至9月14日累计成交230万吨,到9月30日,预期储备棉累计成交约255万吨,能够保证纺织厂的用棉维持到新年度棉花大量上市。
图3:中国棉花商业库存
来源:中国棉花信息网,大地期货
通过对新疆、山东、河北、河南、湖北等地的调研,笔者预计2016/2017年度新疆产量370万吨,内地预计80万吨,合计450万吨。由于充裕的抛储量,加之内外棉价维持在低位,预期进口棉在90万吨以内。因此,笔者预计国内市场(除去储备棉)的供应量为540万吨。
由上可知,预计2016/2017年度中国棉花需求758万吨,产量和进口量540万吨,缺口218万吨,这部分缺口必须由储备棉拍卖提供。2016年3月18日,在2016’CNCE棉业发展年会,有关部委领导提出了“不对称轮储”,在具体操作上,将采取“不对称轮换、先轮出后轮入,多轮出,少轮入”。轮入方面,主要按照不对称轮换方式,在轮出后少量轮入高品质棉花,优化库存结构。轮入量不超过轮出量的30%。根据笔者观察,轮入的目的,表面上看是出于对高品质棉花储备的需求,实际是为了防止新棉上市期间,集中供应压力太大造成棉贱伤农,而轮入措施起到了托底作用,保证财政补贴不失信于民。在2016/2017年度新棉上市期间,从笔者对南北疆调研的情况来看,今年籽棉收购价在6.2元/公斤(9月29日全疆手采的籽棉收购价已经超过7元/KG)以上,均价将远高于上一年度的5.5元/公斤。今年棉花价格、补贴目标价与补贴额度之间可以平衡,不具备棉花轮入条件,对国内市场整体供需格局不会产生影响。
全球供应略增,供需紧平衡
2016/2017年度,中国和印度产量预期基本和上年度持平,根据8月份USDA报告显示,新年度美国增产65万吨,巴基斯坦增产20万吨(巴基斯坦本国棉花产量预测委员会预期增产38万吨至191万吨),巴西增产10万吨,全球合计增产122万吨至2232万吨;需求增加30万吨至2430万吨;全球缺口200万吨。考虑到中国储备棉的补充供应,2016/2017年度全球棉花市场整体供需基本平衡。
2015/2016年度,美棉出口超计划量约30万吨;印度棉花出口超量造成其国内供应紧张,印度在2015/16年度末期也是低库存的状态,从而造成印度国内棉花现货相对其他国家升水。自2016年3月底开始中国的棉花商业库存处于历史低位,市场始终处于比较饥渴的状态。全球主要市场的低库存状态一直维持到2016年9月中下旬,直至10月中旬,北半球集中供应的压力才会显现。12月之前,包括印度在内的北半球市场棉花供应量将很充足。
2017年中国农历新年过后,随着北半球产区集中供应压力的逐步缓解,美棉的出口进度将加快,印度可出口资源将提前用尽,到了2016/2017年度后期,中国因为有储备棉的供应能够填补缺口,而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还会出现类似今年的低库存、高升水局面,美棉出口进度会好于上一年度。其间,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国的高升水将带动全球产业链增加库存,供应将出现缺口,而中国市场的供应缺口虽然有储备棉的足量补充,但是因为储备棉抛储的原则是不打压市场和防止棉价过快上涨,深层的含义是防止内外棉价差过大影响中国纺织行业在全球的竞争力,因此,预计新年度中国市场和国外市场的棉价波动的节奏紧密关联。
图4:美国陆地棉出口当周值
![]()
来源:万得资讯,大地期货
2016/2017年度,全球和国内棉花市场供需基本平衡,影响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是,供需节奏转换引起的市场情绪变化导致产业链加减库存。
第一阶段是2016年9月至2017年2月。中国,9月新旧棉花年度交替的供应空档期,市场处于低库存、新棉未上市状态,价格相对坚挺。9月期价走势已经反应了这种棉花供应青黄不接的状态,并且期货价格升水新疆现货价格,下游纺织厂的加工费用被压缩到7000元/吨附近的低位。10月开始,新棉陆续大量上市,棉花供应压力将现。同时,美国、巴基斯坦、印度等国家棉花也在10月开始上市放量,特别是美国棉花大幅增产,将带来巨大的现货销售压力,而全球下游棉纱的价格竞争也将压制棉花价格。国内棉花的价格低点由棉农心理承受的价格、国家确定的直补目标价、预计的补贴额度决定。2016/17年度新疆目标价为18600元/吨,按照新疆地方(不包含南疆四地州)1.99元/KG的吨补贴额度折算约5000元/吨,那么新疆理论上皮棉的价格为13600元/吨,考虑到公毛重转换、出疆铁路运费、入库检验、仓储、资金成本,折算到CF1701期货盘面的价格约13700元/吨。补贴比较高的南疆四地州的价格在13600基础上减去120元/亩的面积补贴,棉农可承受的合理价格在低价12800元/吨左右,折算到期货盘面约12900元/吨。 第二阶段是2017年3月至8月。全球棉花供需紧平衡状态下,至2016/17棉花年度后期,全球棉花可供资源的减少,产业链将会出现加库存抢棉花资源,造成供应紧缺。作为全球第二消费国的印度将可能领涨全球棉价,美棉、郑棉跟随印度棉价水涨船高,印度现货棉花价格将超越2015/16年度92美分/磅的高点,ICE棉花或上85美分/磅。国内棉花与外棉保持合理价差,国内棉花价格同步上涨,郑棉期价将超越2016年7月创下的高点,或上18500元/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