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Mohican Macro Institute
据一财网上周报道,有银行间市场传闻,央行近期给国开行发放了3000亿元再贷款,或用于推进棚户改造。很多媒体和机构都把这解读成一种货币政策宽松的信号,但我们认为央行增加对再贷款工具的使用范围,更可能是按部就班的金融改革措施,同时还能发挥调结构的作用,特别的不应该单纯地把央行再贷款操作看成降准的替代性宽松措施。
实际上是中国版OT操作
最近几年,QE(量化宽松)和OT(扭转操作)这些非常规货币政策的概念在中国流行起来,更多是受美联储的影响。其中QE和OT的主要区别是,在不处于利率零下界的环境下,QE会拉低整条收益率曲线,而OT只会拉低曲线的远端(美国已经处于利率零下界,所以QE和OT的主要区别变成了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是否扩张,而在宽松期间,央行资产负债表的规模是无关重要的)。因此,央行行长周小川今年既承认了央行一直在QE(QE的目的是对冲外汇流入的影响,外汇占款通过“池子”冲销),又在五道口金融论坛的演讲中强调中国不需要QE(其实是不需要美国式的不冲销QE)。
央行给国开行发放再贷款,其实就是央行”购买”了国开行发行的长期贷款,虽然央行表内新增的不是标准化的长期债权,但看起来再贷款压低了国开行的长期借款利率,市场的长期利率也受到了积极的影响(收益率曲线长端和风险溢价都出现了下跌)。据报道,央行从4月就开始再贷款操作了,但货币市场利率并没有出现明显的下滑,鉴于市场对流动性的需求会因各种外部因素而波动,同时现在央行已经拥有充足的流动性工具“微调”流动性的供应(即央行完全有能力冲销再贷款制造流动性的影响),因此货币市场利率的相对稳定(如下图所示,其中的波动主要是劳动节小长假造成的),很可能显示了央行维持货币市场“紧平衡”的态度并没有改变。不影响短端利率,拉低长端利率,更类似于OT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