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帮

标题: 华南地区水产调研(三) [打印本页]

作者: genfcy    时间: 2016-12-9 09:03
标题: 华南地区水产调研(三)
饲料厂(三)
1、今年上半年华南通威一共生产饲料50万吨,其中水产料占5成,禽料3成,猪料2成。上半年饲料产量同比略增。6月份华南通威水产料产量环比增加10%6万吨,预计7月产量环比将下降,原因在于目前鱼价低,需求下降。6月鸭料产量6000吨,较去年大幅增加30%。广东饲企禽料增幅较大,原因在于去年鸭的存栏较低,今年是恢复性增加。
2、华南通威目前水产料中豆粕配比在25%左右,DDGS配比最高用到15%,菜粕配比在12%15%2013年时候菜粕配比为20%,尔后逐年下降,到去年降至15%,今年继续降至12%15%。目前禽料菜粕的配比在5%。相比其他水产料产量较大的饲企,其菜粕配比已经相对较高了。原因在于通威在此前一口价采购的现货采和基差合同,以及让贸易商外代的进口菜粕成本都相对较低,其现有全部库存的平均成本在2400/吨左右。所以可以一直维持较为稳定的菜粕配比。预计该配比仍会持续一段时间,9月之前不太可能调整。
3、目前已有的菜粕物理库存+合同+进口菜粕,可以一直持续用到9月底。采购的DDGS能一直持续用到8月底。
4、二季度饲企一共进行了2次主动性提价。在第一轮饲料提价(5月份),养殖户备货半个月,经销商最多备货一个月,到目前基本消化。第二轮提价时(6月份)备货动力明显不足。
5、一般会留用1015天左右的物理库存,没有特殊情况不会主动增加库存,除非遇到油厂停机,天气恶劣,水产料价格上涨等情况。其菜粕采购来源结构一般是油厂和贸易商各站一半。
6、华南地区罗非鱼和草鱼站到四大家鱼养殖权重的60%左右,这6成中,有40%是罗非鱼,60%是草鱼(益海去年统计的数据)。认为今年内陆洪水灾害对华南影响不大。
7、认为豆菜粕价差500是临界值,大于500,则偏向于上调菜粕配比,反之偏向下调。后期豆菜粕价差走势,要关注CBOT走势。
8、认为华南地区鱼的消费是下降的,原因在于这两年随着当地以工人为主的流动人口逐步外流,导致鱼的消费主力军减少,从而导致消费减少。
番禺某养殖户
1、今年上半年分三批投苗了约1.6万斤鱼苗,第一次在3月之前,共3850斤,第二次是5000斤,第三次是7300斤。其中鱼重1斤的鱼占有相当比例。今年投苗条数少于去年。去年投喂的鱼苗中,其中有2万条左右鱼重在2两至3两。
2、当地基本都是混养模式,多品种鱼共养一个鱼塘。养殖以草鱼为主,其次是鲮鱼和花鲢。草鱼吃饲料是最多的,鲮鱼的经济效益最好(多用于制作鱼罐头)。该养殖户自繁自养,今年育苗鱼种中,草鱼21万条(36条为一斤),约5800斤,大头鱼(花鲢)2000条(半斤一条),约4000斤,鲮鱼2000斤(100条一斤)。
3、该养殖户近几年的养殖规模都在是39.1亩,从2012年以来都保持这个数字。56年是一届塘(一个合同期),期间循环投苗,通常塘里会有两批苗。
4、认为今年存塘鱼数量比去年是减少的,由于雨水较多,该养殖户的鱼塘出塘次数少,单次出塘量也少,使得整体出塘的时间周期被拉长。比如今年二季度由于降水过多,气温低,阳光照射时间短, 3个月才刮塘2次,而正常情况下,二季度是1个月刮1次,冬天是2个月刮1次。目前其出塘量同比减少了三分之一,这也会导致后期投苗相应减少。
5、养殖户的养殖成本主要是饲料+人工+鱼塘土地租金+鱼苗等成本,其中饲料的成本占7成。目前草鱼养殖成本是4.84.9元。饲料价格每上涨5元,相当于鱼价要上涨0.15元。
6、养殖户称,一般草鱼是在清明节后开始投苗,78月还会阶段性的再补一次鱼苗。今年降雨导致饲料减少2成左右的投喂量。因土地成本从去年的2000/亩涨至2500/亩,以及土地征收,转种甘蔗香蕉等情况,地区水产面积减少10%,养殖密度也有所下降,水产总量较去年下降15%






欢迎光临 期货帮 (http://www.7h365.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