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帮

标题: 冷夏暖冬电煤无大展身手平台 [打印本页]

作者: bin0527    时间: 2016-10-20 08:54
标题: 冷夏暖冬电煤无大展身手平台
本帖最后由 bin0527 于 2016-10-20 08:56 编辑

随着近期厄尔尼诺迹象的出现,北半球冬季气温偏高的 预期越加强烈。气候异常的影响已经不止局限在农业方面,对于煤炭市场也存在着较大利空。下面我们就详细说明一下影响的具体方面。
一、厄尔尼诺如何形成的?
在南美洲西海岸、南太平洋东部,自南向北流动着一股著名的秘鲁寒流。在正常状况下,北半球赤道附近吹东北信风,南半球赤道附近吹东南信风。信风带动海水自东向西流动,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正是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海域水温普遍升高,向东流动的赤道暖流得到加强。从赤道东太平洋流出的海水,靠下层上升涌流补充,从而使这一地区下层冷水上泛,水温低于四周,形成东西部海温差。恰逢此时,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向南移动,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受到南半球自偏向力的作用,向左偏转成西北季风。西北季风削弱了东南信风,造成太平洋地区的冷水上泛减少或停止,海水温度就升高,形成大范围的海水温度异常增暖。
    澳大利亚气象局气象局11月18日表示,热带太平洋厄尔尼诺现象重新显现,将跟踪系统从“观察”上调至“警报”,表明厄尔尼诺现象至少有70%的几率发生。
二、厄尔尼诺对气候的影响
厄尔尼诺无论发生在哪时,都会迅速地导致全球气候的明显异常,它是气候变异的最强信号。从北半球到南半球,从非洲到拉美,气候变得古怪而不可思议,该凉爽的地方骄阳似火,温暖如春的季节突然下起来大雪,雨季到来却迟迟滴雨不下,正值旱季却洪水泛滥,会导致全球许多地区出现严重的干旱和水灾等自然灾害。
根据气象观察数据,厄尔尼诺年中国的气候可归纳为:暖冬、北干南涝、东北冷夏和热带风暴减少。据中国气象局统计,近50年80%的厄尔尼诺年中国出现了暖冬。
自1950年以来,全球共发生过两次强厄尔尼诺事件,分别为1982到1983年以及1997到1998年。根据数据统计,1998年冬季的温度明显高于其他年份,全年降水量普遍增多,而其他年份的降水量主要是集中在某个季节。
三、厄尔尼诺对煤炭行业的影响
传统二季度水电窗口开启,充沛的降水为水力发电提供了基础支撑,水力发电呈现显著回升态势。一般情况下,二三季度水电发电量占比保持在15%以上,而一四季度一般在10%左右。今年二季度以来,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阴雨天气偏多,特别是进入8月中旬以来,降水异常偏多,南方进入丰水期,水电窗口开启,对于火力发电量呈现正向挤出效应。
图1:我国水电发电量对比(单位:亿千瓦时)
水电充沛,火电机组停机检修。八月中旬,上海、浙江、广东等地持续降雨,且天气凉爽,民用电急剧减少,耗煤量降幅较大。今年厄尔尼诺现象影响电煤需求,南方沿海沿江地区的梅雨季节有所延长,南方的持续低温直接影响空调负荷和民用电的增长,造成了用煤旺季下游用户耗煤不高,需求下降,煤市持续低迷。
受冷空气和持续降水双重作用,今夏南方不管从高温日数还是强度上来说,都明显偏弱,凉爽程度甚至高于北方。冷夏后再遇暖冬,社会用电增量恐不足。电力行业是动力煤消费的主力,且所占比重也一直在提高,发电总量长期保持上涨趋势。由于发电量一般不被存储,根据当时电量需求的增减来进行的调整,因此用电量的需求决定了动力煤的需求。
四、厄尔尼诺现象短期内利空我国动力煤市场
图2:近30年海温研究
资料来源:Bloomberg
对海温的研究截止到今年9月份,表现为中性,相关气象单位预测海水温度还在慢慢地上升,今年可能是个厄尔尼诺年,但是强度属于中等。
动力煤会受到以下几方面影响:
1、降水量充沛,水电窗口开启,水电量增幅扩大,短期内对于火电量存有正向挤出效应。作为火电行业的基础能源,动力煤刚性需求在短期内遭削弱。
2、凉夏后再遇暖冬,未来四季度社会用电需求增量恐不足,尤其是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减少的可能较大。今年夏天南方以低温多雨天为主,用于制冷的电力需求较低。如果今年遇暖冬,那么冬季供暖电力需求或将表现疲弱。
3、从采购心态上来讲,目前上下游库存均处于高位,电厂日耗处于低位水平,补库需求疲弱。今年可能暖冬的信息一经传出加深了下游采购的观望氛围,进一步的采购计划或有延后。
方正中期期货:胡彬
《期货日报》2014年11月25号






欢迎光临 期货帮 (http://www.7h365.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