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帮
标题: 去库存背景下国内棉花消费形势与前景展望 [打印本页]
作者: summerxt 时间: 2016-10-14 10:17
标题: 去库存背景下国内棉花消费形势与前景展望
本帖最后由 summerxt 于 2016-10-17 09:17 编辑
供给侧改革大背景→“去库存进程”加速推进
去库存:32家纺织服装业上市公司自2011年至2015年的5年中,存货总额逐年上增,2015年合计222.09亿元的存货则比2011年的185.88亿元增长了19%。以棉花产业为例,目前国储棉储备量仍有1100万吨左右,不仅政府财政压力巨大,而且严重影响了整条涉棉产业链的市场化运转。如何有效去库存越来越迫切。“十三五”期间,我国主要处于消化国内库存阶段,这就意味着未来几年国内棉花市场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国家抛储政策和抛储价格影响。
对涉棉产业链而言,需求端去产能,供给端去库存,市场化抛储可能产生的影响机制:
1、在棉花储备降至合理水平之前,国内棉花市场整体供大于需的格局不会发生改变。
2、中国棉花价格和非棉纤维价格相比将更有竞争力,或有助于从非棉纤维上夺回部分市场份额,刺激中国棉花消费适度回升。这对全球棉花消费的长期趋势来说是积极的
3、中国的棉纱进口将会减少,有助于国内棉花消费适度回升,但会影响到中国以外地区的棉花消费量,因此将给全球棉花价格带来压力。
棉花消费格局变化→ 2.1 为何要关注棉花消费
1、供需决定价格,但中国棉花消费始终是各方争论最多、分歧最大的问题。 不同消费预期,产生截然不同的形势预期。特别是自2014年中国以直补政策取代收储政策后,棉价回归市场化,消费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以2015/16年度为例,供给基本确定(产量470万吨左右,进口110万吨左右,不考虑库存结转及抛储(当年9月-下年3月停抛)总供给大体在580万吨左右),但对于大部分研究机构、棉花企业和棉纺织厂而言,想要准确判断国内棉花价格的走势,中国棉花消费能力是个不得不提,不得不认真估算,不得不仔细调研的数据。
2、不同消费预期判断,将对国内棉花政策导向产生重大影响。 众所周知,当前可能对棉花市场产生影响的政策主要集中于三方面,一是直补政策,二是配额政策,三是抛储政策。而政策制定与出台的基础无疑决取于国家对棉花供需的基本判断。
直补:为维护产业安全,中国应该确保什么水平的棉花自给率?
抛储:不与新棉争市场的前提下,市场究竟有多大缺口?
配额:如何让内外棉价差保持在一个合理水平,确保纺织业竞争力?
棉花消费前景展望→ 辉煌难再现,结构优化成主流
1、中国棉花消费基本呈现每5年一个周期的基本规律;
2、经过2010-2015年的快速下降期后,2016-2020年中国棉花消费伴随产业升级及抛储的大背景,预计将整体进入新一轮平台区,消费量将围绕600万吨上下波动;
3、中国棉花消费受进口纱、化纤替代、产品结构调整、产品升级和终端消费放缓等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用棉结构中对高品质棉花需求的占比将持续提升。
-
-
去库存背景下国内棉花消费形势与前景展望16:9-20160408.pptx
2.27 MB, 下载次数: 0
嘉兴会议演讲资料
欢迎光临 期货帮 (http://www.7h365.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