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帮

标题: 三季度粮食市场回顾及四季度展望 [打印本页]

作者: 卡比    时间: 2016-10-12 09:21
标题: 三季度粮食市场回顾及四季度展望
一、国内粮食生产形势
2016年,国内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有序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较大。其中,调减非优势区的玉米种植面积成为重点,预计2016年玉米种植面积将减少约3000万亩,主要改种大豆及其它农作物。除了“镰刀弯”地区之外,非镰刀弯地区受玉米种植收益下降影响,玉米播种面积也将出现下降。因玉米调减政策影响,我国粳稻面积小幅增加,而受进口米冲击及“双改单”影响,籼稻面积逐年下降。同时,加上城镇化的持续推进、华北地下水“漏斗区”调减粮食种植面积等影响,预计2016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将比上年略减。其中,小麦面积基本稳定,稻谷面积略有增加,玉米面积下降较多,大豆面积增幅较大。
当前,华北及西北东部冬小麦正处于播种出苗期,油菜播种出苗,玉米及一季稻进入收获期,晚稻处于乳熟期。9月份以来,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降水适宜,土壤墒情充足,对冬小麦播种出苗十分有利,但华北南部、黄淮北部降水仍然不足,局部地区土壤墒情偏差,需要造墒播种。南方旱区出现明显降水过程,大部分地区旱情解除。据预测,今年秋冬季全国降水总体正常略偏少,但是西南东部、西北东南部、华北中南部、黄淮和东北大部偏少二至四成,今冬明春旱情形势仍然不容乐观。总体看,受气象条件较上年差、灾情偏重影响,夏粮产量保持稳定略减态势,秋粮产量将可能出现减产。
二、国内粮食市场形势
今年三季度以来,国内粮食市场价格整体呈弱势运行,其中玉米价格跌幅较大。据监测,截至9月下旬中储粮全国原粮收购价格指数为135.88,比年初下跌6.49%,其中小麦跌1.33%、玉米跌15.28%、稻谷跌0.77%、大豆跌3.12%。
由于政策拉动效应逐渐减弱,预计后期国内粮价整体将以平稳弱势运行为主。主要影响因素:一是国内粮食供需维持宽松格局,部分品种“去库存”压力依旧较大。由于国内粮食生产连续丰收,市场消费受宏观经济形势、养殖及深加工需求低迷等影响整体偏弱,今年国内粮食市场供需形势整体将继续保持宽松,其中玉米、稻谷仍供大于求,小麦供需平衡略宽松,大豆仍需依赖进口。二是粮食库存继续增加,随着新一季粮食托市收购的陆续展开,政策性粮食库存整体仍处于历史较高水平。三是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粮食宏观调控政策对市场的支撑力度逐渐减弱。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改革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与保护农民利益并重,采取‘分品种施策、渐进式推进’的办法,完善农产品市场调控制度”的基本要求。今年,国家按照“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原则,已经开始对当前产需、存储矛盾比较突出的玉米品种的收储制度进行改革,将其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生产者随行就市出售玉米,各类市场主体自主入市收购。玉米先行之后,小麦和稻米的价格改革,或也将相继跟进。基于此,往年政策性收储对粮价的支撑作用将减弱,后期粮价波动幅度或有放大可能。四是全球经济复苏依然缓慢且不均衡。受英国脱欧、欧盟难民事件等影响,2016年全球经济增长表现欠佳。发达经济体持续停滞可能进一步助长反贸易情绪,进而抑制经济增长。中期来看,预计发达经济体会延续低增长路径,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将加速增长,当前大部分经济收缩的大国也将出现增速并将长期恢复稳定。预计大宗商品价格在漫长跌势后或有小幅翻身机会。从国内看,中国GDP增速可保持在6.5%-7%之间,就业情况良好。后期通胀压力会变小,工业企业利润将由负转正,中国经济发展将更加稳健。


作者: 卡比    时间: 2016-10-12 09:23
       




欢迎光临 期货帮 (http://www.7h365.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