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帮
标题: 期货日报微信公众号20161011 [打印本页]
作者: 小强睡不醒 时间: 2016-10-11 14:55
标题: 期货日报微信公众号20161011
四季度化工季报——原油奠定牛市基调,化工强势迎新年
一、行情回顾
图表1:三季度化工期货主力合约涨跌(单位:元/吨)
资料来源:文华财经,金石期货研究所
三季度,除PVC期货以外,化工期货价格整体弱势运行,其中沥青期货以21.27%的跌幅领跌化工品种。
原油:受供应过剩的影响,原油在三季度一度跌至40美元/桶附近,之后在冻产预期的刺激下,震荡上行,走出一波先抑后扬的走势。
沥青:随着天气逐渐变冷,北方大型工程进入收尾阶段,需求走淡。由于下游企业备货充足,三季度以消化自身库存为主,导致炼厂出货压力加大,沥青在三季度呈现单边下跌的走势。
PTA:在成本支撑和强大现货抛压的共同作用下,PTA期货在三季度延续之前的三角形整理,呈现震荡的走势。
PVC:受电石供应紧缺的影响,电石法制PVC现货价格持续上涨,九月底时达到近三年的高点6900元/吨。在现货的带动下,PVC期货在三季度延续了之前的涨势。
甲醇:在成本支撑的作用下,甲醇期货在三季度止跌企稳。由于四季度和明年一月份煤制烯烃装置大量投产,需求增加的预期进一步推升了甲醇的价格重心。但是由于今年甲醇进口量连创新高,港口库存也维持在高位,甲醇上行压力较大。
二、因素解读
1.原油——冻产协议达成,原油底部确立
图表2:全球原油供需平衡表(单位:万桶/日)
资料来源:OPEC月度报告,新闻整理,金石期货研究所
供大于求是造成原油价格暴跌的主要原因,从今年的全球原油供需平衡表来看,原油的供应过剩问题仍然没有明显的改变,基本上每个月原油供应过剩都在150万桶/日的水平。进入三季度,原油迎来了成本油消费的高峰,OPEC也上调了全球的消费预期,加之非OPEC的产量有所下降,原油供大于求的问题有所缓和。但是,短期的消费回暖仍然难以改变原油整体供应过剩的事实,原油的价格在三季度也是一度跌至40美元/桶附近。
油价持续低迷对于OPEC这些过度依赖原油出口的国家无疑是灾难性的。拥有充足外汇储备的沙特阿拉伯都不得不通过降低国内社会福利来缓解财政压力,委内瑞拉等国则更是濒临国家破产的边缘。在这种情况下,以OPEC和俄罗斯为主的产油国对于通过冻产或者限产的方式支撑油价的呼声非常高涨。但是,由于各方利益不一致,冻产协议迟迟没有达成,市场对于冻产的预期也逐渐降温。
就在市场普遍认为冻产难以达成的时候,九月底,OPEC超预期达成冻产协议。冻产协议规定OPEC将自身产量维持在3250-3300万桶/日,并且在十一月的OPEC会议上就各成员国的产量分配进行磋商。冻产协议达成,对于缓和原油供需失衡具有重大意义,国际原油价格也因此持续上涨。
但是,冻产协议达成只是原油供需重归平衡的第一步,原油供需再平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首先,OPEC达成的冻产协议只是一个局部的冻产协议,美国、加拿大、俄罗斯这些产油大国都没有加入。一旦OPEC冻结产量推升油价,美国的页岩油、加拿大的油砂产量就将上升,因此OPEC单方面的冻产并不具备改变油价走势的能力。
其次,OPEC各成员国份额仍然没有确定。沙特阿拉伯是OPEC产量最大的国家,从其历次的举措来看,都在试图保护自己利益,而不是维持OPEC整体的利益。因此在OPEC具有很强话语权的沙特很难做出重大让步。伊朗在石油禁运解禁之后,产量没有恢复,如果维持现在产量不变对其不公平,其之前对于冻产的态度也是坚决的抵制,此次OPEC达成冻产协议,相比各方也对伊朗有所妥协,但是这为之后OPEC内部份额分配制造了困难。此外,伊拉克受ISIS的困扰,急需资金维护国家稳定,如果财政无力维持国家运转,退出冻产协议就成为了选项之一。OPEC内部的利益不一致,使冻产协议存在诸多隐患。
最后,全球原油供给过剩的问题仍然非常严峻。从贝克休斯公布的数据来看,由于油价有所回升,美国的活跃钻井数也在持续增加。截止10月7日,美国的活跃钻井数为428座,连续15周没有下降。由于低油价造成页岩油生产企业财政困难,经济实力不好的企业开始关停自身的钻井,美国的活跃准金属从1600座大幅下降到最低300多座。但是一旦油价回升,企业有利可图,前期停闭的钻井就会恢复生产,这为油价上行创造了巨大的困难。此外,应对低油价,各主要产油国纷纷采取降低人工和提高效率的应对措施,全球各主要产油国的采油成本都有所下降,目前美国页岩油的最低成本达到35美元/桶,平均采油成本在50美元/桶以下,企业抵御低油价的能力明显上升,这降低了页岩油企业限产保价行为的阀值。
图表3:美国钻井数(单位:座)
资料来源:新闻整理,金石期货研究所
OPEC达成冻产协议对于支撑油价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这是油价暴跌以来,产油国首次将限制产量的措施付诸于行动,为之后更大规模更大范围的冻产乃至限产创造可能性。但是,考虑到冻产协议只是局部性的协议,OPEC内部又困难重重,其对于市场的影响力不宜高估。笔者认为冻产协议推升了原油的底部,但是无力支撑油价持续上行,原油后期可能站稳50美元/桶的重要整数关口,在50-60美元/桶的区间内运行。
2.沥青——上涨虽无把握,止跌却有决心
图表4:WTI原油与沥青期货价格走势图(单位:WTI原油:美元/桶;沥青:元/吨)
资料来源:文华财经,金石期货研究所
沥青是原油蒸馏之后剩下的杂质,其属于化工产业链的最上游,因此和原油的相关性非常高(2016年前三个季度,沥青与WTI原油的相关性达到0.6956)。基于上文我们对于原油价格重心上移的判断,我们认为沥青将会受到来自原油强劲的成本支撑,这意味着沥青的下限基本上已经决定了。
但是,沥青是否具备向上运行的动能呢?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沥青特殊的商品属性。沥青最主要的用途是铺设道路和修建房屋时顶层时的防水层。由于使用的时候沥青必须处于半胶质的状态,因此户外温度过低沥青就不能使用。收这个特性的影响,沥青的消费季节性非常明显。每年11月中下旬,随着气温下降,各地工程停止施工,沥青的使用需求跌入冰点,春节前后,下游企业开始冬储备货,直到来年3月,随着气温回升,沥青的使用需求才开始逐步回升。观察过去三年的现货数据来看,沥青在11月份都会出现较大的跌幅,直到来年三月份才能够企稳。虽然受数据时限的限制,这一规律不具很强的说服性,加之近两年原油的暴跌配合了沥青的这种走势,但是仍然能说明沥青的走势有一定的规律性。
图表5:炼厂沥青库存(单位:%)
资料来源:隆众资讯,金石期货研究所
进入四季度,北方地区较大的工程已经处于收尾阶段,短期内虽然需求较好,市场对于沥青的实质性需求早已开始下降,而且下游企业的社会库存高企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目前炼厂的沥青库存达到库容的40%左右,处于高位。因此,在消费旺季临近结束的大背景下,下游企业将会更倾向于消耗自身库存,市场难现大规模的备货行情。
反观沥青生产企业,虽然沥青消费逐渐走淡,但是全国主要炼厂的开工负荷并没有明显的下降。截至9月29日,国内沥青的平均开工负荷为66%,较七月底仅下降了4%。其中,西北地区的开工负荷为58%,东北地区的开工负荷为47%,华东地区的开工负荷为61%,开工负荷维持在正常水平,因此供应的压力仍然非常大,如果后期下游企业补库意愿不强,炼厂可能会降价走量。
通过上文的论述,笔者认为受原油止跌企稳的影响,沥青将会受到来自成本的强劲支撑,这意味着沥青的下行空间非常有限了。但是,沥青进入了季节性的消费淡季,需求跌至冰点,因此短期内难以上行。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沥青在年底可能不会出现较大的跌幅,底部震荡的可能性较大,等到明年年初市场炒作冬储备货行情的时候,沥青才有可能绝地反击,笔者对沥青的操作建议是等待年底做多沥青。
4.PVC——成本上升并非常态,价格上涨持续性存疑
由于国内煤焦钢铁产业链产能严重过剩,煤焦钢产品价格长期处于低位,企业经营困难。为了缓解这一问题,年初出台政策宣布三年内停止审批新建煤矿项目,全年作业时间不超276个工作日。受此影响,国内煤炭价格单边上涨,截止九月底国内动力煤的累计涨幅达到84.51%;焦炭的累计涨幅达到140.14%。
图表6:焦炭、电石价格走势图(单位:元/吨)
资料来源:隆众资讯,金石期货研究所
焦炭是生产电石的重要原材料,焦炭价格的走强抬高了电石的生产成本,促使电石价格走强。八月以来,电石原料兰炭、白灰供应均紧张,电石的成本开始逐步上升。加之运输新规出台,限制了运输车辆的运行,造成电石货源紧张,造成电石供应的结构性短缺,加速了电石价格的上升。
图表7:PVC现货、期货价格走势图(单位:元/吨)
资料来源:隆众资讯,文华财经,金石期货研究所
国内电石价格自八月份以来,上涨了20%,这直接导致了电石法制PVC的成本大幅上升,也是近期PVC价格表现强势的主要原因。由于PVC价格持续上涨,PVC生产企业的经营状况明显好转,各企业都保持较高的开工率,对于电石的需求较大,进一步助涨了电石的价格,这使PVC的价格上涨存在一定的自我强化作用。
此外,PVC的供应原本过剩,但是国外部分PVC企业停工导致今年PVC出口量相较往年明显上升。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八个月,国内共出口PVC92.24万吨,相较去年同期上升32.29万吨,上升53.86%。出口量的大幅上升,大大缓解了国内PVC的供应压力,加之九、十两月是PVC的消费旺季,PVC价格持续走强也在所难免。
目前来看,电石供应短缺的问题仍将在短时间内困扰PVC生产企业,其次由于价格持续上涨,下游接货意愿强烈也会促使PVC惯性上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引起PVC价格持续上涨的因素都不是长期因素,一旦有所缓解,PVC的上涨就将戛然而止。首先,电石的价格也是在八月之后加速上涨的(见图6),从时间节点来看,这说明电石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供应紧缺。国内的电石产能充足,供应的短缺只是阶段性和结构性的,一旦运输问题有所解决,单纯的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很难支撑电石的价格处于高位。其次,出口的持续上升会受到价格上涨的抑制,因此出口很难成为推动PVC价格继续上涨的因素。最后,目前PVC的需求的确表现良好,但是考虑到消费旺季过后需求的走淡,以及很多买家买涨不买跌的心态,这周短期内的需求向好很难延续下去。加之,目前PVC的开工较高(近期检修的企业仅有济宁金威的36万吨产能),后期供应将会逐渐宽裕。
因此笔者认为造成PVC价格上涨的因素大多不是长期因素,因此PVC价格的上涨持续性较差,PVC的价格上涨后劲不足,主力V1701合约在6500元/吨将会受到强劲的压力,因此三季度等待机会做空PVC将会成为不错的操作机会。
5.甲醇——国内货源挤出进口货源,甲醇稳中有升
甲醇期货近期可谓喜事连连,首先上游煤炭的价格持续走高,推升了煤制甲醇的价格;其次,OPEC达成冻产协议使原油触底反弹,使气制甲醇的成本也有所上升。甲醇期货在国庆回来第一个交易日也是为四季度的行情开了一个好头,不但跳空高开,更是突破了2150元/吨的重要压力位,形成了突破。
国内甲醇80%以上的产能都是煤制的,因此煤炭价格的走高,极大的推升了甲醇的理论生产成本。但是由于很多甲醇生产企业都有自身的煤矿,其对于煤价上涨的反应并不敏感,因此这种成本上升的效应并不明显。虽然国内的气制甲醇的产能占比并不多(国家明文规定不再审批天然气制甲醇项目),但是原油价格的上升造成了伴生的天然气价格的上涨,使国外的气制甲醇的成本大幅上升,这将导致进口甲醇的价格优势下降,国内货源对于进口货源将会形成挤出效应。
图表8:甲醇进口量(单位:元/吨)
资料来源:海关总署,金石期货研究所
从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来看,今年甲醇的进口量相较往年有了明显的上升。截止八月份,国内前8个月共进口甲醇5944589.86吨,较去年同期上升2416235.07吨,上升68.48%。因此进口对于国内甲醇的进口格局将会产生重大的影响,一旦进口货源成本上升,甲醇进口量将会大幅下降,这将间接造成甲醇的需求增加,有助于推升甲醇的价格。
此外,甲醇的传统下游消费甲醛、二甲醚、醋酸都难有亮点,后期消费的主要增长点来自于煤制烯烃。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四季度和明年年初,新建煤制烯烃装置将会大面积投产。其中,聚丙烯方面:中天合创的70万吨产能将会在十月份出货;华亭煤业的20万吨产能在九月份已经投产;神华宁煤的58万吨产能在10月份试车;神华新疆的45万吨产能在10月初出货;富德能源的30万吨产能在十月份将会投产。此外,青海盐湖的16万吨产能、久泰能源的30万吨产能在今年年底和明年年初都将投产。山西焦煤的40万吨装置仍然在建,计划今年投产。这些装置以煤制为主,部分也将外采甲醇,它们的开工将会对甲醇的需求产生强劲的提振。
图表9:甲醇港口库存(单位:万吨)
资料来源:WIND资讯,金石期货研究所
虽然成本端和需求端甲醇都具备上涨的潜质,但是甲醇面临的问题也很多。首先,目前甲醇的港口库存仍然处于高位。截止9月30日,国内三地甲醇港口库存为91.9万吨,相较去年年底上升43.6万吨,上升90.27%。其中,华东港口库存为62.9万吨,相较去年年底上升33万吨,上升110.37%;华南港口库存为14万吨,相较去年年底上升5.6万吨,上升66.67%;宁波港港口库存为15万吨,相较去年年底上升5万吨,上升50%。港口库存的高企制约了甲醇的上涨空间,也是造成前三个季度甲醇在煤炭大涨的情况下依然不温不火的主要原因。此外,煤制烯烃的集中投产是市场预期之中的事情,等到年底真正投产,对于市场的影响如何也有待检验。
因此笔者认为甲醇的基本面整体向好,但是上涨仍然受到多方抑制,虽然昨日强势跳空高开,站上重要压力位,但是后期上涨的可持续性并不乐观。四季度甲醇或将延续之前震荡上行的走势,背靠2150元/吨的压力位买入将会成为较为稳妥的操作策略。
三、总结
通过上文的论述,笔者认为OPEC达成冻产协议对于原油的影响更多的在心理作用,因此对于四季度的油价不宜过分乐观,价格重心上移,在更高的区间宽幅震荡成为了大概率事件。而基于对于原油稳中有升的判断,我们认为四季度化工品的表现相对较强,沥青进入年底面临冬储行情,有望绝地反击;甲醇在需求上升的影响下,有望稳中有升;PVC由于此前大幅上涨,透支了利多,因此四季度见顶的概率较大。(作者:金石期货黄李强)
欢迎光临 期货帮 (http://www.7h365.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