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WTI主力合约作为代表,观察15年来整体原油的走势。15年至今一共出现4次明显的上涨,第一次出现在2015年2月,美国炼厂罢工,美国范围内成品油不足,欧洲炼厂高开工生产成品油以出口美国,带来整体原油需求的阶段性好转,现货带动期货,带来油价的一轮起来。但由于当时美国产量增速仍旧较快,同时需求端炼厂检修,因此现货走弱之后,市场开始炒作美国胀库,油价在3月初从50美金又跌回至42美金。3月下旬,美国产量出现增速放缓迹象,同时炼厂检修结束,供需两端共同释放利好,胀库炒作被证伪,油价反弹。由于这一波反弹先是依靠预期带动,因此基差并未完全跟上,但后期由于夏季汽油的旺盛消费,以及中国的战略储备注油,原油需求端确实强劲,基差也逐渐走强,带动油价健康反弹至60美金以上的高位。60美金以上,对应远端价格在70美金,已经能够覆盖页岩油的生产成本,生产商套保出现,市场也认识到了这一点,油价难以持续上行,而随着时间的逐渐推移,夏季的需求旺季高峰在逐渐过去,基本面逐渐走弱。7月,希腊退欧,伊朗核制裁取消,中国股市崩塌式下跌,北美钻井平台数回升各项问题集体发酵,油价自身基本面没有强支撑,高位下跌。进入8月,柴油全球累库,汽油夏季需求过去,秋季炼厂检修即将开始,现货弱。8月下旬,宏观极弱,人民币贬值,美联储有加息预期,全球股市暴跌,所有大宗商品被抛售,原油作为大库存,加短期没有现货支撑的商品,首当其冲,遭遇暴跌。油价在8月底出现反弹。这一波反弹首先是EIA改变计算方式,下调了产量预估,同时OPEC称准备与其他产油国削减产出,从消息层面上带动,配合空头集中,油价出现暴力反弹。基本面仍旧薄弱,因此反弹没有持续多久。进入冬季,原本以为柴油的取暖需求,以及秋季炼厂检修的逐渐恢复,会带动新一波的上涨行情,最后发现由于夏季汽油高消费,带动柴油的供应加大,而全球的工业低迷,柴油消费偏弱,消耗不了这么多的供应量,柴油全球累库,冬季继续加大炼厂开工生产柴油的动力很弱,整体原油的冬季消费也被证伪。进入16年,油价在跌至26美金时出现了底部反弹,这次反弹首先和去年8月一样,是由于消息层面的带动,当时的基本面处于很糟糕的环境当中,但30以下的绝对价格使得沙特、俄罗斯等大产油国非常难受,因此OPEC与俄罗斯联合,提出了冻产协议的概念,试图约束所有国家,将整体产量冻结在2016年1月的水平。消息出来之后,油价底部反弹。如果没有后续基本面的配合,油价大概率跟去年一样,利好出尽之后回落。而这一次,消息面以外,美国整体产量自2016年1月开始下降,同时伊朗的开出速度偏慢,预期是100万桶每天,而伊朗在一二月份,与15年底相比,仅新增了15-20万桶每天,速度低于预期。伊朗的增量与美国的减量使得原油市场进入16年以来,全球产量基本打平,而需求同比是刚性正增长的,因此市场对于过剩量的下降有了信心。时间进入三月,炼厂检修完毕,逐渐恢复,市场开始预期去库,此时无论是同比还是环比,基本面上都是相对作好。核心利空在美国胀库,而美国其实自己产量是下降的,库存高主要是进口太多,因此只要进口下降,或者是需求提升,胀库自然化解,因此胀库这个利空也随着炼厂开工的提升,变得越来越站不住脚。基本面利好,同时一季度的国内外宏观环境都是超出预期,加上美元弱势,加息被推迟到了6月以后,因此原油在这样多重利好的环境下,积极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