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帮
标题:
供给侧改革系列之劳动力篇
[打印本页]
作者:
xiahaojie
时间:
2016-6-20 09:53
标题:
供给侧改革系列之劳动力篇
2015 年底,我国提出供给侧改革,在经济学方面,并未有显著的“供给侧
改革”这种定义,(或许是中国自己创造的名词),那么在现代西方经济学方面,
较为传统的认为劳动力、土地、资本、企业家四个生产要素,后来也有经济学家
提出将技术(科技),信息,制度,也纳入要素的投入。从国内的目前的实际情
况来看,我国中央并没有明确提出中国的供给侧改革对供给侧的外延,我们认为,
中国的改革制度性改革与产业升级是主要方向,那么中国供给侧改革所涉及的因
素应该全包括。在我们准备一系列文章中,我们将中国供给侧改革的要素,分为
劳动力、土地、资本、企业家、制度、技术、信息。
我们认为,劳动力是经济的核心,尤其是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劳动力总体素
质水平决定了经济整体上转型升级的程度,只有不断提高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才
能真正支撑经济整体的不断升级。
国内人口总数在 2005 年突破了 13 亿,在基数变大的同时,增速已经显著下
滑,截止到 2014 年,总人口为 13.6782 亿。
在国内人口基础增速变缓的背景下,人口年龄结构随着时间而发生改变。
0-14 岁人口在 2009 年显著减少,随着人口二孩的放开,0-14 岁新增人口有可能
增加,但是随着妇女生育率意愿的下降,这种新增的生育率并不会出现井喷。
15-64 岁人口在 2009 年之后就基本保持稳定在 100000 万人。而 65 岁以上老人
增加较为显著,而且基本上稳步上涨态势,在2014年,65岁以上老人达到了13814
万人。
在抚养率方面,老人的抚养率对社会的压力,老人抚养率不断上升,而且形
成上升趋势,幼儿的抚养率可以看做是社会投资,但是幼儿抚养率在 2010 之后
保持稳定,意味着后期新生劳动力的“匮乏”。老龄化将会是中国未来一个严峻
的挑战。
从 2004 年到 2014 年之间,我国初等教育毕业人数在逐步减少,而且这种减
少基本上形成了趋势性减少。也就意味着我们后续劳动力提供有潜力高素质的劳
动力的增加基数在减少。
从主动进修意愿来看,仅仅是初等毕业,劳动力主动进修意愿受到较大的影
响,但是如果提高到中等教育,则劳动力主动进修意愿将会显著稳定。过高的边
际效果也将会弱化,即便提高到高等教育,再进修的比例已经稳定并无显著的提
升。
我们认为,在国内一方面对新经济扶持的同时,政府投入劳动者素质提高的
再进修比例才会从根本上解决升级带来的结构性失业问题,形成劳动力的真正的
转换,也才能为创新提供充分的后备源源不断的潜在人才。
供给侧改革系列之劳动力篇.pdf
2016-6-20 09:51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390.96 KB, 下载次数: 0
欢迎光临 期货帮 (http://www.7h365.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