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帮
标题:
油脂油料走势料分化 调整蓄势待新季影响发力
[打印本页]
作者:
yangleiniao
时间:
2016-6-13 13:18
标题:
油脂油料走势料分化 调整蓄势待新季影响发力
油脂油料走势第二季度过半,走势颇不平静,油粕走势继续分化,粕震荡上行延续,而油脂料转入宽幅震荡,上行节奏整体放缓。
一、外部宏观影响大宗商品整体节奏
美元加息预期依然存在,将会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里继续对大宗商品施加影响,而这个预期变化也是市场波动节奏的一个重要来源。而原油因供应端出现一些利多因素影响,下滑节奏放缓,料保持在40-60美元区间运行,整体基调并不特别偏空。在这样的外部条件下,油脂油料将转向真实供需影响的波动节奏。
二、国际市场油脂油料因素多空转化
1、美豆基调是影响未来油脂油料的主线
USDA供需报告通常在每年5月首次对于新季大豆供应作出预测。对于后期调整,较低的种植面积或有变化,一些交易商揣测,美国农业部将于6月30日发布的种植面积报告可能显示,与3月31日发布的作物种植面积预估报告相比,有100万英亩的玉米种植面积可能转成大豆种植面积,100万英亩只是一个普遍预期,一些人认为可能达到150-200万英亩。而对于单产的预期,后期实际生长情况需要结合天气来做文章。目前处于厄尔尼诺气候急速衰减过程,预期6月厄尔尼诺将结束,通常厄尔尼诺过后形成拉尼娜的概率较高,拉尼娜通常也将对大豆生长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易造成大豆减产。由于美豆关键生长期在7-8月份,那么如果拉尼娜完美错过影响,也未必会对单产形成多么不利的影响,因此天气交易预期变动的可能性非常大。综合6月末的种植面积报告,7-8月的重要生长期天气变化都会是影响市场预期的重要交易因素。
2、马来西亚棕榈油转向整理
在4月以后,由于进入单产增产周期,总体供应虽然可能受到气候影响会增长缓慢,但方向并不会有太大变化,市场主要看点则转向看需求,其中汇率变化与市场采购力度变化均对此形成较大影响。通常北半球夏季是棕榈油需求相对较旺的时点,较高的温度易于提振棕榈油的需求。需要注意得是,今年以来,国际市场豆棕油FOB价差一度缩至0附近,市场竞争不再限于马来西亚和印尼之间,还在于其它油脂与棕榈油之间,因此需求可恢复的程度同样受到置疑。当然,最终需求变化与产量共振引起的库存变动幅度,将是市场的最终焦点所在。
三、国内油脂油料市场面临较多的压力
1、大豆到港预期较高,国内供应增加
未来三个月,大豆到港量依然较大,但因近期大豆压榨利润较差,加上中国要抛储380万吨大豆,中国买家采购积极性减弱,最近采购量减少,部分船期可能后移。6月份最新预期800万吨,7月份最新预期维持780万吨,8月份预期维持720万吨。按目前预估,今年5-8月份大豆到港量将在3118万吨,稍低于去年5-8月到港量3149万吨。不过该到港量依旧属于较为庞大,且5、6月份国储大豆也可能抛出,增加市场供应,原料基本充裕。随着大豆到港量的攀升,开机率逐渐提高,大豆压榨量增加,市场供应将充足。
2、粕强油弱之内在逻辑
猪周期带动作用,将令豆粕摆脱上一年度需求增速下滑的颓势,油厂的主力挺价点将在豆粕之上,因此粕强依然是一个可以继续相对交易的逻辑。
从豆油的角度来讲,第二季度本属于植物油需求淡季,且豆油面临着比豆粕更激烈的替代品竞争格局,豆粕在粕类中可说是一粕独大,天时地利,但豆油在油脂中则面临着多品种竞争,难有绝对话语权的格局。从当前的植物油市场情况来看,随着大豆到港量增加以及压榨积极之下,豆油自身的绝对供应提高,豆油商业库存已经自4月中旬低位震荡回升了近20%,而且预期后期到港及压榨供应仍将增多,而需求偏淡,豆油库存继续回升可能较大。
综合上述因素,国际市场对于旧作关注点后期转向种植面积以及天气炒作,在此之前对于南美产量的调整空间也可能会有间歇性的炒作意向,但最终还是需要美豆出口改善来印证影响,否则难于对市场形成有力支持,从题材发生次第影响来看,未来一段时间较难继续撑起油脂油料继续大幅上行,阶段转向宽幅震荡整理,甚至基本面偏弱的品种比如油脂类可能出现比较显著的调整走势。而国内市场供应预期增加较大,粕类有需求好转预期支持,但油脂被动增加供应且替代品相互竞争阶段弱势难免,粕强油弱走势延续,市场关注点宜油脂间强弱对冲,或转向油粕套利。
欢迎光临 期货帮 (http://www.7h365.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