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后,国际形势再度动荡不宁。美国已经从权力的巅峰滑落,但仍是世界上最大的霸权国家。美国的盟友们却日益老态龙钟。新兴国家一批一批地崛起,却发现聚义堂上没有它们的交椅。国际政治的板块更猛烈地相互冲撞,新生力量急迫地想要填补看似转瞬即逝的权力真空。乌克兰局势震动了整个欧洲,中东和非洲的政坛发生着剧烈的化学反应。东亚地区剑拔弩张,南海快要沸腾了。
在东亚地区,会像一百年前那样,爆发新的战争吗?
和一百年的欧洲不同的是,如今,在东亚地区,较量的焦点不在陆地,而在海上。按照美国著名国际政治学家米尔斯海默的说法,海洋是一种“阻止的力量”(stopping power)。即使是航速最快的战舰,航速也不过35节(约合一小时65公里)。从海上登陆,占领别国的领土,更是困难。因此,海军的思路和陆军不一样。陆军强调攻城略地,海军则仅关注航道的畅通、基地的保障。美国私人战略咨询机构Stratfor的首席地缘政治分析师罗伯特•卡普兰(Robert Kaplan)在其新作《亚洲大熔炉》(Asia’s Cauldron)中讲到,东亚各国之所以更关注海洋,恰恰是因为在这一地区,陆地边界的纠纷已大体尘埃落定。
以中国而言,自古以来,中国防守的重点是北部,中原地区时刻要警惕北方的游牧民族策马南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尤其是和苏联交恶之后,国防的重点也一直是加强东北和西北的防守。最近20年,内陆边界出现了少有的稳定局面,才使得中国能够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海上。
从渤海、黄海、东海到南海,中国的海洋战略重点也出现了转移。东北亚地区的热点是朝鲜半岛,黄海上有中日之间的对峙,东海事关台湾海峡局势,而南海则是中国未来的命脉。东北亚地区虽仍有巨大的隐患,但大体格局已定,只要稳住阵脚,局势会对中国越来越有利。越过韩国、日本、台湾省这一条“第一岛链”,就是浩瀚无垠、渺无人烟的太平洋,非中国必争之地。
但南海则不然。南海之于中国,犹如加勒比海之于美国,犹如地中海之于欧洲。如果加勒比海始终受制于英国、法国或西班牙,如果地中海仍然受制于阿拉伯帝国或北非,美国能够是如今的美国,欧洲能够是如今的欧洲吗?从南海向西,是印度洋。21世纪,印度洋将成为所有的海洋中最引人注目的地方。这里连接着中国和非洲、中东、南亚、中亚和欧洲,即将成为人口第一的印度虎视眈眈,这里又是穆斯林的贸易世界。打通印度洋,中国才能有自由呼吸的空间,而南海则是通向印度洋的前站。
当然,历史无法简单地类比。美国当年在加勒比海并没有遇到强劲的对手。加勒比海对美国当然重要,但在世界地图上不过是一个偏僻的水域,欧洲列强并未把加勒比海视为战略要害。散落在加勒比海之上的,大多是一些很小的岛国,根本无法和美国抗衡。
南海却已经成为全球的焦点。美国声称要“重返亚太”,其实它一直就没有离开。美国海军和空军力量的50%部署在东亚,就是为了遏制中国。但中国正在奋起直追。中国现在有大约60多艘潜水艇,过不了多久就会超过美国的潜艇数量。到2020年,中国在西太平洋地区的战舰规模很可能会超过美国的舰队。
这种力量的转移带来了很多焦虑。东亚地区正在展开一轮新的军备竞赛。跟2000年比,马来西亚的军费开支增加了一倍。2006年,韩国决定在2015年之前将其军费开支扩大一倍。就连新加坡这样的弹丸小国,也已经跻身世界军火十大进口国之列。这使得东亚地区的安全形势更加令人担忧。
与一般的印象不同的是,东南亚国家并没有形成一致反华的立场。并非所有的东南亚国家都和中国有海域之争。东南亚国家之间的差异极大。
缅甸和老挝仍然埋没在贫困的灰尘中,黯然无光。柬埔寨一派欣欣向荣,但其根基太薄。泰国的局势如果继续恶化,势必会成为一个第三世界民主制度失败的典型案例。菲律宾始终没有被东亚经济的活力所感染,它更像一个毫无生机的拉丁美洲国家。新加坡如同一颗璀璨的宝石,闪耀着夺目的光彩,但它只是一个小规模的城市。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会变得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印度尼西亚,几乎又是一个崛起的印度。但是,这两个国家地广人杂,国内政治盘根错节,民族国家建设尚未竣工,这将极大地消耗它们参与国际事务的力量。
相对而言,最有可能和中国发生冲突的是越南。越南始终对中国心存芥蒂。汉朝的时候,越南曾被划入中国的版图。到唐朝晚期,中原战乱,到了五代十国的时候,中国已经陷入分裂,越南趁机挣脱了中国的统治。作为一个和中国接壤的中等规模国家,越南挣扎在极度的自傲和自卑之中。自傲在于,他们曾经打赢了美国,自卑在于,越南和中国相比,也就是中国的一个省。越南政府极其需要渲染中国的威胁,以凝聚民族精神,稳固国内政治。中国和越南之间,有着很长的友好历史,也有不少次兵戎相向。1979年,两国之间曾经有过一仗。如果不遏住历史的缰绳,两个曾经交战过的国家,往往需要不止一次战争,直到精疲力尽,才能达到最终的和解。
如果中越之间出现了冲突,会演变为一场全面战争吗?可能性很小。中越之争,主要是在海上。两国的陆地边界已经基本划清。海上的冲突,规模可大可小,回旋余地较大,完全取决于双方的谋略和智慧。如果中越之间出现了冲突,美国会出兵干预吗?可能性几乎为零。尽管越南和美国已经暗通款曲,形成了事实上的盟友关系,但越南并不像日本那样把希望完全寄托在美国身上。这不是因为越南和美国之间曾经有过一场残酷的战争,越战中有300万越南人丧生,美国在越南的土地上投下了1500万吨弹药(超过二战期间欧洲和亚洲战场上投放的弹药总量),而是因为越南曾经上过当。1979年中越交战的时候,苏联就没有援助越南。如果中越交战,美国凭什么会冒着得罪中国的风险,去帮助曾经把自己打得灰头土脸的越南?
历史不会重演,但总押着同样的韵脚。一战百年纪念的钟声即将敲响,或许也会在亚洲激起回响。愈有大事,愈需沉静。南海,南海,令多少人难眠,令多少人魂牵。亚洲是亚洲人的亚洲,她终将是一个和平与繁荣的亚洲。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作者近期出版金融史杂文集《若有所失》本文责编 霍默静 mojing.huo@ftchinese.com)
欢迎光临 期货帮 (http://www.7h365.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