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帮

标题: 2015 豆类操作策略 [打印本页]

作者: xishiqingyi    时间: 2015-8-7 10:09
标题: 2015 豆类操作策略
摘要:
1、2012年起主产国大豆产量开始不断增加,全球大豆供应充足,市场承压偏空运行。截止到2014年底,美豆与连粕熊市运行已两年之久,历史上豆类每个涨跌周期的下行周期运行时间基本在2-2.5年,如果从这方面来看,豆类市场熊市或已在最后阶段。
2、年度供需来看,2014/15年度主产国继续大幅增产,全球大豆供需宽松,代表供需水平的全球大豆库存消费比从2012/13年度的21.9%到2013/14年度的24.4%再到2014/15年度的库存消费比31.4%,宽松格局不断深化,豆类承压熊市运行,2014/15年度延续此态势。但初步预计2015/16年度主产国大豆种植面积继续扩种幅度收窄,就历史单产规律单产继续增加的概率并不大,而需求在中国养殖进入上涨周期后料仍延续较高增幅。2015/16年度全球大豆供需宽松态势或有收紧之势,与供需水平对应,2015年或成为豆类市场的熊牛转折年。2015/16年度供需预期效应一般在5月份后显现,转折的节点可能发生在在此时间段前后。
3、阶段供需来看,美豆产量基本定产后市场将逐渐关注美豆需求、南美大豆生长及销售,美豆新作播种及生长。美豆需求仍依靠出口拉动,截止2014年底2014/15年度美豆出口较为乐观,但后随着南美大豆收获库存压力及货币贬值刺激下情况或有转变。市场普遍预期2014/15年度南美大豆产量仍有望创记录,厄尔尼诺年的预期增加这种可能,因历史情况来看厄尔尼诺年份南美大豆可能增产概率较高,令市场在南美大豆生长及收获期仍有供应压力,南美大豆主导的上半年市场熊市料仍难言改变。但下半年进入美豆主导时段后存在转机潜能,厄尔尼诺年份的美豆往往会减产,美豆生长期间存在升水潜能,对市场有带动。我国供需节奏方面,2014年底时港口大豆库存仍在高位,油厂开机增加豆粕库存恢复,而下游养殖利润整体偏低,存栏仍相对低位,需求动能不足,大豆及豆粕供需宽松,此情况改变可能要等下游需求的明显好转及国内港口大豆的去库存后,所以上半年尤其1季度动能可能仍显不足,好转要等到2季度以后。
4、从主产国成本来看,2014年的美豆种植成本1000美分/蒲式耳,巴西种植成本在964美分/蒲式耳。尽管我们仍不排除跌破成本的这种可能性,但起码成本价会制约期价的继续下探,受成本的制约,美豆底部界定在950-1000美分左右。按照美豆期价低谷950-1000美分/蒲,升贴水70-100美分/蒲,运费35美元/吨,美元兑人民币6.35计算,对应美豆到港成本在3020-3250元/吨左右。按照连油/粕比2计算,连豆粕成本在2600-2780元/吨一带。
5、国产大豆大势跟随美豆,但阶段分化明显。2014/15年度国产大豆产量预估1180万吨,需求预计1440-1450万吨左右,年度产量料不足以满足需求,缺口在260-270万吨左右,国产大豆年度供求处于偏紧状态,初步预计2015年的国产大豆先跌后涨震荡偏强可能比较大。2014年国产大豆收获后在农户惜售及贸易商看空后市的氛围中收购进度缓慢,推后上市压力,且国产油厂基本还在瘫痪中,供需阶段宽松态势可能会在2015年上半年尤其1季度延续,期间市场可能仍显动能不足,弱势运行为主,低点初步预计在3900-4000元/吨左右。随着大豆价格的下滑,油厂利润渐起,收购积极性增加,而豆源逐步缩减供应乏力的情况下,连豆料逐渐回暖走高,但走高的幅度料受到国储大豆潜在供应的制约。国储库存尚有500多万吨库存,抛售会制约市场的上行空间,2011、2012年收储大豆拍卖平均成本按4300-4400元/吨算,交割成本要在4700-4800元/吨,抛储会将期价高点限制在交割成本一带。
6、综合判断,豆类市场2015年有望成为熊牛转折年,先跌后涨可能大,初步预计2季度或出现低点,美豆底部950-1000美分/蒲,连粕2600-2780元/吨,连豆3900-4000元/吨。2015豆类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投资者注意操作节奏,长线投资者及时进行底部多单的布局。
详细见附件。。

后市豆类行情展望.doc

1.88 MB, 下载次数: 10






欢迎光临 期货帮 (http://www.7h365.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