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帮
标题:
中国进入去杠杆的金融周期
[打印本页]
作者:
yangxi
时间:
2015-8-3 17:07
标题:
中国进入去杠杆的金融周期
一、金融周期的逻辑:
金融周期两个核心的概念是信贷周期和资产价格。在金融周期的起点,会有一些经济的(央行降低利率等)或外部性因素(技术创新、人口红利,制度创新)推动信贷扩张,总需求上升,资产价格上涨,反过来又推动信贷扩张,形成一个向上 的金融周期。而金融周期达到顶部后,同样会因为一些因素,(如通胀,资产价格非理性繁荣后开始下跌,信用风险开始暴露等)导致信贷开始收缩,同时资产价格等抵押品价值下跌,导致银行信贷进入一个收缩的循环,这就是向下的金融周期。
二、中国处于金融周期的什么位置?
首先,中国目前债券率在240%的水平,和历史比较无疑是最高水平,此外,中国整体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无疑是最高的;加杠杆无以为继。
此外,央行2013年开始收紧表外融资,用名义GDP-一般加权贷款代表的实体经济实际回报率进入负值区间,同时新增社融规模同比增速进入负值区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进入上升周期;等等这些,说明无论从央行的态度还是商业银行对于信贷扩张的风险偏好,中国都进入金融周期的顶部区间;往后看,将步入去杠杆的周期。
三、美国和欧元区去杠杆的政策经验和资产走势:
政策经验:紧信用+松货币——温和式去杠杆:
紧信用+紧货币——衰退式去杠杆;
资产表现:利率下行;汇率贬值(松货币);房价调整,股市上升;
四、中国目前的政策状态:
用央行资产负债表/GDP以及商业银行信贷资产/GDP两个指标来衡量,中国目前处于紧货币、宽信贷的政策中。同时,从央行、财政部最新的政策来看,主要是通过:第一,宽财政:加大中央直接财政支出来拉动总需求;第二,放货币,配合宽财政的资金需要 ,来维系当下的经济状况。而紧信用,主要是通过商业银行自主调节来实现,我们看到在信用风险恶化明显的上游企业,紧信用已经实质发生了,这一状况会慢慢传递到整体产能过剩的行业,慢慢实现去杠杆与经济转型的双重装换。
五、结论和未来的猜想:
1、房地产的调整还处于早期阶段;
2、大宗商品价格将长时期低迷;在加杠杆的金融周期中,房地产泡沫和信用扩张带来投资需求上升,产能长周期扩张;进入去杠杆的下半场,投资需求下降叠加产能过剩;大宗商品的需求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不可能回到过去高速增长的时代。大宗商品价格的形成机制比房地产透明,和资本市场的联系也更紧密,所以大宗商品价格的调整在短时间可能是剧烈的,后半场跟随供给端的调整而缓慢调整,未来很长时间难以主动上涨;
3、信用开始紧缩,储蓄相对于投资增加,均衡利率下降。但是如果银行体系信用扩张遇到瓶颈(比如银行惜贷或审慎监管加强),信用投放货币赶不上债务偿还需要的流动性,限制利率下行的空间;如果央行主动加大货币投放,利率会下降更为迅速;而一旦利率大幅下降,意味着汇率也将相应贬值;
4、在系统性风险可控的情形下,以及央行投放货币、利率处在下降通道,储蓄相对于实体投资增加,有利于提升金融资产的价格,对资本市场有利。
中国进入去杠杆的金融周期 2015-7-31.pdf
2015-8-3 17:07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1.54 MB, 下载次数: 45
欢迎光临 期货帮 (http://www.7h365.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