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帮

标题: 陆港股市全线大跌,日股逆势上扬,人民币即期创16个月最低 [打印本页]

作者: 期宝    时间: 2014-4-25 16:57
标题: 陆港股市全线大跌,日股逆势上扬,人民币即期创16个月最低
周五,亚洲多数股市下跌。中国大陆、香港股市大跌。日本股市逆势收涨。
亚洲多数股市下跌,MSCI亚太指数下挫0.9%。沪深两市大跌。香港恒生指数收跌1.5%。台湾股市跌1.92%。南韩股市跌至4周低位,收盘跌1.34%。澳洲股市休市。唯日本股市逆势收涨。美日发表联合声明:美国希望日本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美国和日本安保条约包含钓鱼岛。日本4月东京核心CPI同比增幅创1992年以来最大涨幅。
人民币即期汇率六连跌,盘中跌破6.2560关口,最低跌至6.2565,创近16个月低点。沪深两市临近尾盘跳水, 沪指收跌1.00%,深成指收跌1.29%,创业板指收跌2.09%,今年首度跌破1300点。港股重挫1.5%。恒生分类指数全线下跌。证监会本周分批公布IPO预披露公司名单,本批企业数量总数达97家。
[attach]1588[/attach]
隔夜,美股收高。苹果公司财报利好,抵消了以Verizon为首的电话公司股价下跌的影响。俄罗斯国防部长宣布在乌边境启动军事训练,对欧美股市形成打压。该消息一度导致欧美股市转跌、国债价格上涨、黄金期货价格回升。
16:07,香港恒生指数收盘报22223.53点,下跌339.27点,跌幅1.5%;本周累计跌2.4%。
15:00,沪指收盘报2036.52点,跌幅1.00%,成交额741.56亿元。
深证成指收盘报7323.65点,跌幅1.29%,成交额826.08亿元。
创业板指数收盘报1291.90点,跌幅2.09%,为今年以来首次跌破1300点,成交额63.75亿元。
[attach]1589[/attach]
14:04,日经225指数收盘上涨0.17%,报14429.26点。
韩国首尔综指收盘下跌1.34%。
[attach]1590[/attach]
09:30,沪指开报2060.54点,涨0.17%,成交6.62亿元;
深证成指开报7423.90点,涨0.06%,成交5.75亿元。
09:22,香港恒生指数开盘下跌0.17%。
08:04,日经225指数开盘下跌0.24%,报14369.72点。
韩国首尔综指开盘下跌0.09%。
【国内股市】沪深两市早盘窄幅震荡,临近尾盘突然跳水。沪指收跌1.00%,深成指收跌1.29%,创业板指收跌2.09%。各个板块普跌,互联网、家电、蓝宝石、油改股等重挫,银行等少数板块上涨。广汇能源周五复牌后大涨,一度涨逾9%,周四晚间其宣布非公开发行优先股预案。
【港股】美股昨晚走低,A股大跌,加上外围局势不稳,港股全天低开低走,恒指盘中击穿50天及250天均线,失守22300点关口。恒指收跌1.5%;恒生中国企业指数跌1.43%。恒生分类指数全线下跌,蓝筹股近全线下挫,华润电力逆势收涨0.81%。地产股跌幅居前,华润置地跌2.94%。金融股低迷,工商银行跌1.7%。腾讯盘中失守100天线。中国平安盘中八连跌。中移动季报逊于预期,早盘八连跌。港媒称华润集团再有两名官员涉宋林案,刚刚辞任华润置地董事会副主席的王宏琨、华润金融控股行政总裁吴丁被带走调查。消息拖累华润系H股盘中多数走低。
【期货市场】早盘期市整体偏强,上期所黄金白银受乌克兰危机升级影响小幅走高;沪铜大涨超2%。铁矿石强势涨近0.7%。农产品方面,油脂油料全线反弹,菜油、菜粕、豆油全线上涨,大豆劲扬近1.7%。能源化工板块,乙烯、聚丙烯跳水。LME金属亚洲交易时段全线上涨。
隔夜今晨:
亚市早盘,黄金微涨。隔夜,COMEX期金收涨0.5%,报每盎司1290.60美元。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的紧张局势升级,提振避险买盘。昨日北京时间22:00左右,金价一度快速跳升2.5%,接近每盎司1300美元大关。现货白银升1.3%。现货铂金涨0.6%。现货钯金升1.8%。
[attach]1591[/attach]
亚市早盘,日元守住涨幅。隔夜,有关俄罗斯计划在俄乌边境举行军演的消息传出后,日元兑美元涨0.5%,至102.11。
[attach]1592[/attach]
隔夜,美元指数下跌,提振国际大宗商品。伦铜盘中触及三周新高,收涨1.2%;伦镍盘中涨至每吨18600美元,刷新14个月新高。伦锡盘中涨至去年10月8日以来的最高价位每吨上23849美元。
隔夜,纽约原油期货价格周四收盘上涨0.5%,报每桶101.94美元。

作者: 丁声基    时间: 2014-4-25 16:58
房价要崩盘了 谁也救不了了
作者: 丁声基    时间: 2014-4-25 16:59
:-(




欢迎光临 期货帮 (http://www.7h365.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