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帮
标题:
钢铁下游需求悲中有喜
[打印本页]
作者:
learnguy
时间:
2024-6-10 21:45
标题:
钢铁下游需求悲中有喜
2023年,国内的用钢需求明显下降,钢材出口的增量保障了炼钢产能利用率维持健康。2024年国内用钢需求延续下降的概率较大,钢材出口的现实情况仍好。现在的关键问题是需求下降幅度有多大,这决定了炼钢产能利用率所处的位置,进而决定了过剩压力的大小。
从全年的角度去看,用钢需求的降幅不宜放得过大,下降2%以内相对合理。钢材的价格中枢不宜放得过低,以螺纹钢为例,价格在3600以下也许就是今年的低位区间。过度悲观可能更加危险。
此外,从用钢结构来看,全年大概率还是延续建筑用钢下降,工业用钢上升的局面,钢材出口预计增量减小。至于增减的量级要关注稳增长政策的落地情况,建筑用钢降幅的决定因素在三大工程的推进情况,工业用钢的增幅预计受以旧换新政策落实情况的影响,直接出口增量则容易被出口政策调整所限制。
1. 建筑用钢:博弈下降幅度
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约10万亿,同比增长4.5%。
其中:房地产投资处于快速下滑趋势之中,房建用钢仍将显著下降;基建和制造业投资处于增速放缓的过程中,用钢增量变小。汇总来看,建筑用钢会延续下降趋势,但幅度仍有不确定性,是市场博弈的焦点。
1.1 房建用钢:降幅收窄,预期回暖
通过房屋新开工面积及施工面积进行推算,预计2024年房建用钢2.02亿吨,同比下降约2250万吨,降幅约10%,降幅有所收窄。从节奏上来看,一季度降幅预计在12%左右,二三季度降幅会环比收窄。这种降幅收窄的节奏是由今年开工晚,政策见效靠后决定的。
一季度,全国房地产资产投资约2.2万亿,同比下降9.5%,其中住宅投资约1.7万亿,同比下降10.5%。
房屋施工面积约67.9亿平,同比下降11.1%;房屋新开工面积1.7亿平,同比下降27.8%;房屋竣工面积1.5亿平,同比下降20.7%。
今年春节后工地复工较晚,一季度房地产投资表现较差,房屋新开工和施工面积下降幅度都很大。因此,市场预期降至冰点,全年房建用钢的下降幅度被过度放大。预计二季度同比降幅会有所收窄,预期从冰点回暖。
1.2 基建用钢:总量维持,增量有限
结合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的预测,预计2024年基建用钢2.84亿吨,同比上升约250万吨。基建用钢在建筑用钢中的占比超过半数,但是增量比较有限。以公路和铁路用钢来看,通过投资系数法测算,预计今年公路用钢下降约5%,铁路用钢上升10%,二者合计用钢量预计在7450万吨左右,与2023年基本持平。从节奏上来看,预计二三季度用钢进度会有所回快。
通过一季度的数据发现,水电热燃投资仍然保持了高速增长,除此之外的基建投资也维持一定的增速。具体来看,交通运输方面除了管道之外都有比较明显的增幅;公共设施方面只有水利投资增长较快,其它方面投资大概率仍会受地方政府化债的拖累。汇总来看,预计二季度基建用钢会保持稳定,同比小幅上升。
2. 工业用钢:仍有上升潜力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转型,工业用钢仍有上升潜力。设备更新和以旧换新等稳增长政策可能使得工业用钢高位上升,缓解建筑用钢下行的压力。
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7%。
通过冶金规划院的数据来看,预计2024年机械用钢在1.73亿吨左右,同比上升100万吨,小幅上升。在设备更新政策推动下,数控机床、电工机械和农业机械等可能会有超预期的上升。
机械用钢方面,与建筑相关的领域下降明显,与工业相关的领域则保持增长。挖掘机与机床产量的一减一增可以显明印证。
通过冶金规划院的数据来看,预计2024年汽车用钢在5840万吨左右,同比上升220万吨,增幅约3.9%。通过一季度汽车产量来看,增幅暂时比预期值更高。
通过冶金规划院的数据来看,预计2024年家电用钢在1660万吨左右,同比上升35万吨,增幅约2.2%。通过一季度家电产量来看,增幅远高于预期值,预计能带来更大增量。
通过冶金规划院的数据来看,预计2024年造船用钢在1740万吨左右,同比上升240万吨,增幅约16%。通过一季度船舶产量来看,增幅远高于预期值,预计能带来更大增量。
相关机构测算,我国每年工农业等重点领域设备投资更新需求在5万亿元以上,汽车、家电换代需求也在万亿元以上级别。
将推动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企业集聚化、规模化发展,建设一批废钢铁、废有色金属等再生资源精深加工产业集群,今年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有望突破4万亿元。
目前,我国智能制造装备的产业规模已经达到3.2万亿元以上,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已经达到了每万名工人392台。单忠德表示,工信部将加快推动智能制造装备普及应用和更新升级,推广应用数控机床、增材制造、机器人等通用智能制造装备,开发应用针对特定行业、特定场景的专用智能制造装备,加快生产作业、仓储物流、质量管控等环节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推动工业软件和工业控制系统一体化更新。
建筑和市政领域也是此次《行动方案》确定的重要领域之一。胡子健表示,住建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提出了落实《行动方案》的配套政策措施,着重对安全隐患突出、技术落后、不满足相关标准规范的设备进行更新改造。重点任务有住宅老旧电梯更新、既有住宅加装电梯,供水、供热、污水处理,环卫和建筑施工设备更新改造,建筑节能和液化石油气充装站改造以及城市生命线工程建设等。
3. 钢材出口:增量可观,预期转冷
考虑到全球钢铁需求及中国出口绝对水平,预计2024年钢材净出口量约9000万吨,同比上升约738万吨,增幅约8.9%,增量大幅下降。如果出口开始大幅下降,必然会加大国内炼钢产能的过剩压力。
不过,从一季度的出口数据来看,钢材净出口同比增幅约32.4%,远超预期。这极大地缓解了建筑用钢下降带来的过剩压力。
4. 表观消费:降幅明显,压力可承受
从一季度的表观消费量来看,五大品种钢材总计约9953万吨,同比下降约1175万吨,降幅约10.6%。建筑用钢下行短期内加大了炼钢产能过剩的压力。
不过,从结构上来看,电炉的产能利用率同比下降的更多,高炉产能利用率仍然处于相对健康水平。这种现象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电炉炼钢调节产能利用率消耗的成本更低,二是电炉炼钢的配套轧线中建筑钢材占比较高,受到需求的冲击较为直接。这种结构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炼钢产能过剩的压力。
对于后续用钢需求的预期,悲观者倾向于放大建筑用钢的下行幅度,同时担心出口回落。乐观者则相信稳增长政策拖底,用钢需求降幅有限。汇总来看,用钢需求大概率是平稳回落的局势,能够留给供给充足的调整时间。对于行情判断来讲,过度悲观可能更加危险。
欢迎光临 期货帮 (http://www.7h365.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