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帮
标题: 市场供应主体转换 玉米价格仍将坚挺-2021年3月18日 [打印本页]
作者: 小骨头 时间: 2021-4-29 21:47
标题: 市场供应主体转换 玉米价格仍将坚挺-2021年3月18日
市场供应主体转换 玉米价格仍将坚挺
3月份以来,随着天气回暖,东北地区剩余少量“地趴粮”陆续出售,增加市场供应,用粮企业到货量略有增加,导致春节后现货涨价的预期短期内落空,用粮企业挂牌价格普遍下调,部分贸易企业出库积极性增加,导致玉米市场呈现短期的季节性弱势。目前吉林地区深加工企业收购三等新粮收购价格2790元/吨左右,较2月下旬下跌100元/吨左右;东北港口三等新粮收购价2780元/吨左右,较2月下旬下跌120元/吨左右;山东地区深加工企业挂牌收购价格普遍在2950元/吨左右,较2月下旬下跌100元/吨左右。截止3月16日,大连玉米期货主力2105合约收盘价2716元/吨,较港口现货仓单成本低104元/吨左右。短期内,农户余粮供应导致市场仍呈现季节性偏弱行情,但随着农户余粮逐步耗尽,5月份之后市场进入消化库存期,玉米供应偏紧局面逐步体现,价格预计仍将保持坚挺。
农户余粮即将耗尽 季节性供应旺季结束
截至2月28日,黑龙江、山东等11个主产区累计收购玉米7546万吨。相比之下,截至2020年2月20日,黑龙江、山东等11个主产区累计收购玉米6683万吨。新粮上市后,价格高开高走,老百姓对玉米价格相对满意,售粮进度快,目前老百姓余粮较上年显著偏低。从天下粮仓的数据来看,截止2月26日,东北产区整体售粮进度在85%左右,较上年快5.5个百分点,华北地区整体售粮进度80%左右,较上年度快14个百分点。进入3月份,产区气温回升,“地趴粮”不宜存储,农户最后一波集中卖粮结束后,剩余少量“娄子粮”不再集中供应,本年度季节性供应旺季结束。
从季节性角度来看,一般情况下,新季玉米上市后,11月份-次年4月份为季节性供应旺季,玉米供应充足,用粮企业到货充足。4月份之后,开始消化贸易企业和用粮企业库存。2016年,国家开始玉米市场化改革后,国家相关部门一般在4-5月份开始竞价销售临储玉米,6月份开始,市场供应主体由“农户+贸易商”转向“国家临储+贸易商”。2016年-2020年,国家拥有充足的临储玉米供应市场,这种供应局面在2021年出现根本性改变。临储玉米消化完毕,5月份之后市场供应主体只剩下农户极少量余粮、贸易商库存和用粮企业库存。从贸易商和用粮企业库存来看,根据天下粮仓调查的119家玉米深加工企业,截止2021年3月12日当周玉米库存总量(含拍卖粮)为687.8万吨,较去年同期的484.7万吨增加203万吨,增幅41.88%。但从时间周期来看,华北地区玉米库存需对接到9月份新粮上市,东北地区玉米库存需对接到11月份。因此,相对应华北地区库存需求在6个月,东北地区库存需求在8个月,为往年的3-4倍,因此从时间周期来衡量,目前市场库存水平并不高。
生猪疫情频发并未改变需求恢复趋势
2020年4季度以来,国内东北及华北地区各类生猪疫情频发,仔猪、能繁母猪死淘率显著提高。从生猪疫情角度来看,一方面,国内生猪整体存栏仍处于恢复性增加的趋势当中。生猪疫情频发的原因一是存栏恢复性增加之后,养殖密度再次提高,是导致各类疫病频发的重要原因,二是四季度由于气温偏低,流行性腹泻等疫病发生率原本较其他季节偏高。目前来看生猪市场呈现“高淘高补”的格局。但饲料消耗的角度来看,生猪存栏的趋势性恢复,加上“三元母猪”带来的饲料转化率下降、以及高利润和高死亡率导致的饲料浪费,使得饲料消费受到边际支撑。再则,由于养殖利润居高不下,牛、羊、散养家禽等数量大幅增加,产区基层饲料需求也较大
总体来看,在缺口结构中,玉米价格继续上涨的支撑相对强烈。从季节性供应节奏来看,目前来看玉米供应最紧张的季节还没到来,5月份之后市场粮源竞争加剧,因此玉米市场的牛市或将延续。
欢迎光临 期货帮 (http://www.7h365.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