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豆出口预期与天气题材共振推动美豆走势,巴西大豆对中国出口超预期造成其本国内可供压榨大豆紧缺,当前巴西政府暂时取消大豆进口关税,或意味着未来需要进口美豆来满足国内压榨需求,中国采购增速,彭博报道称中国将在2020年购买4000万吨美国大豆以履行第一阶段贸易协议,消息未得到证实,整体看美豆出口需求有更好的预期,同时,8月中旬飓风以及9月初前的干旱预期,当前美国中西部天气依旧炎热干燥,或造成美豆单产潜力下调至49-53蒲/英亩,预计短期美豆价格维持偏强走势为主。国内市场来看,进口成本支撑弱化部分国内豆粕市场本身的供应压力,对价格有拉升作用,短期大豆、豆粕供应充足,油厂豆粕库存继续上升,增至120万吨高位,但10月之后进口的美豆若以国储形势流入中国市场,可供压榨的大豆或偏紧,因此豆粕价格短期方向上维持偏多思路,中长期来看,巴西、美豆丰产,但国内猪料需求维持趋增态势,供需双增,不过巴西市场当前天气偏干旱,若影响后期巴西大豆的种植及产量前景,豆粕市场价格涨势或更为顺畅,关注南北美天气、中国大豆采购方向及节奏影响。连粕主力2101合约短期支撑2850一线,压力3000附近,短线谨慎看多,M2105合约2800以下可逐步布局长线多单。
1、8月份USDA供需报告出台后利空出尽
8月份USDA供需报告中,2020/2021年度全球大豆库存消费比再次下降为25.92%,较上月预估下降0.23%,2019/20年度全球大豆库存消费比为27.24%,2018/19年度为32.92%,2017/18年度为29.29%,全球大豆库存压力主要表现为美陈豆高库存压力,目前库存压力最大的阶段已经过去,支撑豆类市场价格底部抬升,但全球大豆贸易格局改变,阶段价格变动仍需考虑大豆主产国不同阶段主要供需矛盾轮动影响。具体来看,8月份USDA供需报告中大幅上调单产、总产量及期末库存预估,且单产数据高于市场预期上沿53蒲的高位,导致期末库存大幅增加,高于此前市场预期,报告影响利空,但单产层面压力在报告出台前两周已在盘面上有所体现,利空出尽支撑美豆市场拉涨行情。预计9月份美农供需报告中单产或小幅下调。同时,巴西大豆卖货影响最大的时候已经过去,国际大豆市场采购方向可能会因此逐渐返回美国,关注后期USDA供需平衡表对于美豆出口销售目标的修正影响。
2、南美大豆升贴水报价坚挺 美豆出口优势显现
8月份以来,巴西大豆供应不断趋紧致使大豆升贴水报价坚挺,增加大豆进口成本,目前巴西陈豆出口即将耗尽,2020年1月至7月,巴西大豆全球出口近7000万吨,同比增长36.3%,其中对华出口5050万吨。巴西绝大多数大豆已经出售,且巴西国内大豆压榨商尚未完成年底之前的采购任务,或面临从邻国进口大豆的局面,而2020/2021年度新季大豆产量中多达50%已提前签约,达到了远期预售的创纪录速度,综合来看,未来四季度美豆将成为国际市场大豆主力供应,中国采购方向仍较为关键,近阶段,中美两国在多个问题上的对峙增添了紧张的格局,如美国介入南海事务致南海紧张局势不断升高、美国对华为强硬态度、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带来的诸多争议问题、美国关闭中国驻休斯顿大使馆,随后中国关闭美国驻成都大使馆等多层面的外交对峙,但8月25日的中美两国针对第一阶段协议评估通话会谈融洽顺畅,预计四季度中国也将继续加大对美豆的采购来满足养殖业的良好需求。
3、进口成本支撑弱化部分国内豆粕市场本身的供应压力
国内沿海油厂开机率继续维持周度压榨200万吨高位水平,三季度大豆到港量庞大比较确定,豆粕库存周比继续回升创年内新高,部分企业豆粕胀库压力显现,现货销售放缓,短期豆粕市场基差仍承压,天下粮仓数据显示,2019/2020大豆作物年度迄今(始于2019年10月1日),全国大豆压榨量为79,880,064吨,较去年同期的75,540,385吨增4,339,679吨,增幅5.74%。截止8月21日当周,国内沿海主要地区油厂豆粕总库存量114.13万吨,较上周的103.14万吨增加10.99万吨,增幅在10.66%,较去年同期73.17万吨增加55.97%。大豆供应方面:8 9月初步预估900万吨,较上周预估增10万吨,10月份初步预估820万吨,11月到港量初步预估800万吨,12月初步预估830万吨,短期大豆供应偏充足,目前巴西大豆2021年3-5月船期盘面毛榨利仍达到160-180元/吨,美豆10-12月船期盘面毛榨利达到230-261元/吨,榨利良好,短期高到港量高压榨持续,但近期豆粕库存压力显现,随着蛋白需求的好转,未来国内豆粕市场有望进入去库存阶段,进而支撑豆粕市场基差逐步转强。
4、养殖需求增量有望逐渐加速
我国养殖结构在非瘟疫情影响下发生了改变,随着生猪市场产能的大幅下滑,其他的猪肉替代品牛肉、羊肉、禽肉的产能大幅增加,尤其是禽肉产能增量明显,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猪肉产能下降带来的饲料消费的减少,2019年猪饲料产量占饲料总产量的33.49%,肉禽饲料产量占饲料总产量的36.99%。肉禽饲料产量占比首次超过猪饲料,其中2019年我国猪饲料产量为7663.2万吨,同比下降26.6%,.
生猪市场产能缓慢复苏,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7 月份全国生猪存栏环比增长 4.8%,连续6 个月增长,同比增长13.1%。这是自 2018 年 4 月份以来生猪存栏首次实现同比增长,也是继6 月份能繁母猪存栏同比增长后,生猪产能恢复的又一个重要拐点。同时,7 月份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长 4.0%,连续 10 个月增长,同比增长 20.3%。7 月份全国生猪生产继续较快恢复,能繁母猪存栏稳定增加,生猪存栏开始同比增长。预计 8 月份之后生猪出栏有望开启稳步增加的态势,中长期随着生猪养殖规模的提升,豆粕需求也将稳步回升,随着非瘟疫苗已进入到试生产阶段,预计生猪存栏回升有更好的预期,后期国内猪料需求增长将较为显著。
禽类市场来看,目前禽类养殖市场处于去产能阶段,不过前两年的养殖高盈利也将限制产业产能的退出节奏,预计禽类存栏继续维持高位,全年禽料需求有望进一步增加。
替代需求方面,饲料配方的调整也将影响豆粕的需求量,目前豆粕添加优势减弱,短期内市场尚未出现显著调增豆粕添加量的情况,菜粕已处于刚需,豆粕继续深入替代有限,但长期随着生猪产能的逐渐恢复,豆粕饲用需求增量将较为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