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帮
标题:
甲醇:基本面有所好转(发表于期货日报2020年6月5日)
[打印本页]
作者:
于芃森
时间:
2021-4-23 13:23
标题:
甲醇:基本面有所好转(发表于期货日报2020年6月5日)
6月,国内甲醇市场开始好转,厂家开工维持低位,下游开工提升明显。但进口缩量有限,港口地区库存高企,出货速度偏慢,价格弱势震荡。期货上,因上下空间受限,甲醇主力合约MA2009已窄幅震荡超过三周。在原油持续上涨的背景下,甲醇价格有望取得改观。
大环境持续改善
进入6月后,原油在OPEC+史诗级减产协议继续实施及各国经济重启的刺激下继续走高,布伦特原油涨破40美元/桶关口。甲醇下游普遍价格走高,主要下游PP、PE价格已创春节后新高,传统下游中,MTBE跟随油价上涨,整体摆脱跌势,进入持续反弹。
甲醇下游中,新兴下游甲醇制烯烃开工已经恢复至80%以上,给予市场极大的支撑,传统下游中,MTBE因国外需求好转,针对中国的低价出口基本结束,5月底国内MTBE开工率已恢复至45%左右,较月初增加9个百分点。醋酸在阶段性检修结束后,开工也恢复至62%。二甲醚因为近期液化气需求大幅增加,价格走高,开工也出现小幅增加。
目前我国甲醇装置开工率已降至65%以下,供应继续缩减。甲醇的下游,仅有甲醇制烯烃开工与去年同期持平,传统下游开工较去年同期仍偏低5%-20%,后市提升空间较大。进入6月份之后,国内传统下游开工已经出现增加,预期在6月下旬到7月,能够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
港口现货表现不佳
今年大量低价的进口货物成为甲醇期现最大的压力。年初,国外消耗下降后,采取了降价倾销中国的策略,沿海地区充斥着大量的低价货物,甲醇制烯烃工厂的罐区,甲醇库存一直处于高位,而沿海分销商也趁低价囤积了大量的货物,截止6月初,沿海港口甲醇库存在128万吨,创年内新高的同时,刷新历史同期最高。
但沿海下游疲弱的需求和紧张的罐容压制了现货价格,进口持续增加,销售不畅之际,库区普遍抬高了超期的仓储费用,变相的逼迫贸易商低价甩货,更是加剧了行情的畸形发展。现货也变成了“既提现货”和“可转期”两种,两者的价差被拉大到了80元/吨。截止目前,华东港口地区的“既提”现货价格在1470元/吨,期现价差一度达到270元/吨。
由于前期进口甲醇价格偏低,贸易商大量的进口国际市场的甲醇,目前罐容紧张,仓储费用提升和船只延误造成的滞期费,使得进口成本大幅提升,远期的纸货合约甚至被炒作到了与期货基本平水。
市场矛盾重重
目前市场最重要的问题,是疲弱的现实和良好的预期间的冲突。内地现货因为需求表现一般,厂家持续亏损,价格被下游死死压住,短线改观有限。而港口地区受制于罐容紧张,码头船只滞港严重,被迫低价甩货,也受到严重的压制。但纵观整个甲醇产业链,目前仅有甲醇处于亏损状态,而这种状态已经延续近4个月,无论是原材料煤炭、天然气,还是下游PP、PE等,目前都在持续的反弹走高,唯有甲醇迫于危化品的特殊属性,又遇到了不太公平的竞争环境,一直被压制。
后市来看,因船只延误造成的航次减少已经是必然,进口商也在有意的减少进口数量缓解库区压力,从而提高流动性,降低成本。下游在陆续的恢复,甲醇最艰难的时刻正在过去,但在下游完全恢复之前,依旧大量进口及国产提高开工率,甲醇仍要受制,价格可能会继续维持震荡,但重心会逐步提升。
综上,甲醇市场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好转,但受制于自身危化品特性短时间难有较大起色。后市,进口有望减少,国内开工也一直处于低位,下游开工已经陆续提升,需求正在有效增加,供需平衡有望在6月末至7月实现。
欢迎光临 期货帮 (http://www.7h365.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