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疫情冲击导致供需错配:南美铜矿产出和运输受冲击,需求则因海外订单集中到中国,出现爆发式增长,铜供应从一季度大幅过剩转为三季度小幅短缺。
2020年,金融属性发力,在全球前所未有的货币宽松和财政刺激下,通胀预期升温,铜作为对冲通胀的资产受投机买盘的青睐。截止2020年11月,美国货币供应M1同比增速突破50%,流动性泛滥加剧铜市场投机。
2021年,全球铜供应恢复增长,一方面有很多的铜矿新建和扩建产能投产,预计铜矿增量达到98.6万吨;另一方面,随着再生铜进口新政实施,高品位废杂铜供应会逐步恢复。
2021年,全球铜消费难以再现2020年盛景:一方面,海外经济恢复,但对铜带来的增量有限,海外主要经济体要实现“群体免疫”可能要到二季度,新兴经济体甚至要到2022年,且美国制造业补库可能弱于预期,因企业部门资产负债表需要修复;另一方面中国等新兴经济体消费占比较高,中国铜消费会伴随基建投资和地产投资回落而回落,从而导致全球铜消费增速回落,供应重新回归过剩。
我们认为中国信用收紧对权益类资产,如股市和铜等周期性商品影响很大,信用收紧甚至不需要货币紧缩,财政赤字率下降就可能带来信用自我收缩,铜的金融属性也会退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