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帮

标题: 报纸文章 大连玉米期货仍难走出震荡格局 [打印本页]

作者: 覃拿手_DeG4x    时间: 2021-4-12 10:25
标题: 报纸文章 大连玉米期货仍难走出震荡格局
大连玉米期货仍难走出震荡格局
近日国内玉米现货仍稳中调整为主,而大连商品交易所玉米期货自 16 日始连续两日反
弹,这是否预示着又一轮期货引领现货上涨的行情开启呢?笔者以为从供需预期及当下产业
现实来看,目前玉米期货仍难脱离震荡格局。
替代成为玉米市场的“隐秘的角落”
12 月 15 日,农业农村部称,至 11 月末,全国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均已恢复到常
年水平的 90%以上,预计全国生猪存栏最迟至明年上半年就会恢复到常年水平。 由此来看,
国内生猪复产进展良好,对未来饲料需求形成提振。
然而,随着价格的上涨,国产玉米已经成为性价比相对较低的能量饲料,饲料企业调整
配方、降低国产玉米的使用正在默默地进行。以广东地区港口玉米发货情况为例,往年这个
季节基本以内贸玉米为主、进口玉米量很少,今年内贸玉米与进口玉米发货量已经不上下,
这很好地反映了进口玉米对国产玉米的需求的挤占。除了进口玉米之外,大麦、高粱等谷物
的进口也在不断增加,这些都指向国产玉米在南方销区市场份额的萎缩。而从华北区域饲料
企业的情况来看,小麦对玉米的替代也在显著加强,部分禽料企业已经几乎不使用国产玉米,
而全部使用小麦。总体而言,其他谷物对国产玉米的替代正成为国内玉米市场的隐秘的角落,
在市场对未来生猪需求抱有较高预期时,这也为最终饲料需求的增长能否兑现为玉米需求的
同等增长植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
供需缺口的故事或已审美疲劳
回顾 2020 年国内玉米的行情,其上涨表现出了明显的补库存周期的特征,临储清库、
生猪产能恢复、粮食安全担忧及宽松的流动性环境,更是强化了这轮库存周期的持续性和弹
性,而这后面最为核心的背景就是国内玉米市场供需缺口的预期。自农产品供给侧改革以来,
国内玉米面积连续下降,玉米产不足需成为常态。随着今年临储玉米拍卖结束,未来国内玉
米市场就少了临储玉米这个重要的边际供应角色,市场的定价将缺少有效锚定,而更多地基
于缺口预期来情绪化定价。如此,则心理的作用将明显放大:在社会库存替代临储库存的角
色后,更容易出现越看涨后市,越不愿出库的情形,使得缺口预期自我强化,这也是玉米市
场大幅上涨的行为基础。
但当玉米价格上涨到历史高位的区间,这种供需缺口的预期也变得不再坚实。一方面,
前文提到的替代因素正在挤占玉米需求增长潜力;另一方面高价带来了政策调控的风险。近
期政策频出即反映了监管层已开始对玉米价格进行预期管理,这或将压制投机性囤粮的空
间。因此,单纯的基本年度供需的缺口故事已经不再美丽,市场还需要等待更多的超预期的
证据。
现货区域分化 难形成单方向的合力
由于进口玉米、大麦、高粱等饲料原料到港量较大,南方港口谷物库存快速上升,目前
已经接近 200 万吨的水平,为近 5 年来最高位。根据后面的船期来看,这种高库存状态预计
会延续到明年一季度结束。由于南方港口库存高企,北方港口玉米向南方港口发运持续处于
倒挂状态,由此使得北方港口库存也上升到高位区间。而根据汇易网统计,东北产区玉米深
加企业经过前期抢购之后,库存有所上升,基本达到 1-1.5 个月的水平,但离传统的建库目
标仍有一定距离。这意味着东北产区玉米若有较大下调,仍将有来自深加工企业补库需求的
支撑。因此,从玉米现货来看,上下游区域分化明显,也难形成顺畅的向上或向下的产业链
传导关系。
综合来看,由于政策调控、下游替代等因素的影响,供需缺口的故事已经随着价格上升
到高位区间而发生一定变化,而现货区域分化明显,产业现实所呈现格局亦无法形成有效的
单向驱动,这意味着玉米期货短期仍难以走出震荡的格局。(作者:国信期货 覃多贵 发于《粮油市场报》 20201219)






欢迎光临 期货帮 (http://www.7h365.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